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昨日金穗已满仓今朝沃野涌麦浪年阡陌田园间成熟的秋天

攀枝花日报 2010-11-11 21:33 大字

昨日金穗已满仓,今朝沃野涌麦浪。

2010年,阡陌田园间,成熟的秋天让美丽的仁和写满成熟和收获,这是一个注定将被人们永远铭记的年度。克服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后,以“仁义道德,和衷共济”而得名的仁和区又一次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年。

在这写意艰辛和辉煌的年度里,仁和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紧扣“三农”主题,立足资源优势,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增速的既定目标。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一至三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54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8亿元的79.07%;农业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5.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亿元的81.33%;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531元,同比增长12.1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581元的68.85%。

仁和大地上,一幅满载拼搏和收获的农业发展新画卷正在大河山川间徐徐展开。

四项举措  

上下同心合力抗旱保收农业显生机

2010年,仁和发展史上六十年不遇的一场旱灾突如其来的降临,灾情持续时间最长、干旱强度最大、干旱范围最广、旱灾损失最重,使得仁和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时间,仁和大地土地干涸,田地暴裂,部分地方人民群众农业和生活用水严重困难,小春严重减产,大春栽插受到影响,人畜饮水困难,灾情造成全区14个乡镇、81个村委会的9.1万人(饮水困难6.7万人)、9.8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冬春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万亩,由于干旱缺水,区内大片耕地出现荒芜,面积达10万余亩;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8600万元,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天灾和困难面前,勇敢的仁和人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仁和区积极调整措施,寻找出路,科学决策。在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特色产业化提升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采取四项积极措施,确保农业工作得到稳步发展。在强化部门联动抗旱的基础上,狠抓环节落实,确保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不遗余力修建水利设施。以乡镇为单位,对损毁的渠系进行清淤,对电排、站进行维修,对塘坝进行加固防渗,同时采取打水井、截潜流等措施,广辟水源;推广抗旱节水技术,有水源的地方确保实现满栽满插;实施水改旱,种植优质高产的经济作物,做到减产不减收;针对旱情按照“按时移栽不等苗、移栽杜绝病弱苗、栽足面积不缺苗”的要求,切实加强苗床管理,及时对烟农开展宣传和技术培训,推行先膜后烟、深耕机耕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增施有机肥为主的“以肥调水”等综合配套技术,确保烤烟产业持续发展。

大旱无情,人力胜天,上下同心,齐力断金,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支持、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仁和区众志成城,合力抗灾,全面夺取了抗旱救灾工作的新胜利。抗旱救灾期间,共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700余万元,全区抗旱设施建设打井2031口;架设引水管道103400米;修建水池430口;整治沟渠16000米,新建提灌站29座;全区抗旱浇灌面积5万余亩,临时解决了6.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抗旱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

五大产业  

旱灾中凤凰涅槃彰显独特魅力

紧紧围绕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仁和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立体气候明显、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倾力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基地(优质水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种草养畜基地、优质烤烟基地、优质干果基地),形成了一批规模化、集约化、高起点、高效益的支柱产业和农产品商品骨干基地。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仁和区重点抓好特色水果、现代烟草、养殖和蔬菜基地等项目的发展步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效益优势转化,依托芒果、石榴、烤烟、蔬菜、养殖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以发展种植、养殖基地项目为引领,推行规模化培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以大龙潭、金江、总发、仁和镇、前进为重点发展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得到壮大发展并独具规模,到目前为止,仁和区芒果基地种植面积已达8.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5万亩,年产芒果2.7万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优质软籽石榴基地种植面积1.5万亩,投产面积约1.2万亩,总产量为8000吨,产值2400万元。高档优质葡萄酒业成效卓越,现有种植面积有1.6万亩,产量0.32万吨,产值640万元;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已达20万吨,产值24049万元。同时,依托果树基地建设,发展林下种植优质牧草,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提供优质牧草。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扩大养殖规模,突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目前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规模养殖户379个,生猪年出栏达到20.12万头,羊出栏12.07万只,肉牛出栏1.65万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

烤烟生产是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在二半山区发展起来的一项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基地面积2.55万亩,产量6.98万担,产值4000万元。

金秋九月,走进仁和的田园阡陌间,到处瓜果飘香,硕果累累,洋溢着成熟丰收幸福喜悦的新景象。

规模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提倡、鼓励广大农民组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到目前,仁和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4个,主要涉及芒果、石榴、草莓、葡萄、干果、莲藕、蔬菜、养猪、养羊、养鸭等农副产品的生产经营,带动农户3.67万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13.5万亩,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域一业、一业一龙头(合作社)”的产业规模和布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010年,仁和区在积极培育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坚持以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确立和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龙头企业规模得到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从业人员达800余人,企业总资产达5.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4亿元);龙头企业发展种植面积26万亩,带动农户3.7万多户,年助农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品牌战略  

强势新产品擎起仁和农业一片新天地

仁和区加强推进品牌战略的组织领导,加强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社)实施,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格局。出台奖励措施,引导企业(合作社)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努力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强势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对已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国际认证的企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并优先列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目前,我区已创建农产品品牌20个,其中获省级名牌产品6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市级著名商标3个,已经认定省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共7类农产品,面积8万多亩。

产业化的福音已经渗透农业的步伐并逐渐辐射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之上。继2009年仁和区优质晚熟芒果种植基地项目圆满通过省、市、区级验收后,今年的芒果格外丰硕满枝,促成了今秋八月金芒香飘全城的盛况。特别是攀枝花“金芒果节”利用芒果搭台、文化联姻、经济唱戏的大好方式,将芒果的观赏、食用、药用、文化等多重价值作为产业来开发,将芒果品牌产业做大做强,吸引了中外各界旅游、商业人士前往攀枝花齐聚芒果佳节。“金芒果节”期间,来自市内外的多家农产品经销商们与攀枝花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签订了10000吨芒果、2000吨石榴的购销协议,协议金额达1亿元。在经贸洽谈暨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上,9家市内外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与攀枝花市签订了9个农业产业化合作项目,协议金额达3.2亿元。以果为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力打造攀枝花旅游新形象,加快发展旅游业,带动了仁和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城乡共建  

新农村建设描绘乡村和谐新景象

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推进,使仁和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走进乡间,你会看到村落整齐,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们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和谐发展的新景象。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中,仁和区坚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方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稳定的农业和农村投入增长机制,注重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仁和区坚持把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城乡整体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坚持不懈推进集镇、中心村建设,对全区13个乡镇进行分类指导,开展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并以示范带动,整体而有序地推进乡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区共治理村庄卫生121个,治理湖库14个,清理河道垃圾280吨,农村清洁能源改造460户。

在“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中,仁和区将平地镇平地村、仁和镇莲花村、前进镇普达村、中坝乡团山村、大龙潭乡混撒拉村、大田镇片那立村、总发乡立新村等镇(村)列入“五十百千”创建示范,结合本地特色,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集镇(村庄)房屋进行风貌整治,做到集镇(村庄)立面风貌协调统一。全区共规划并完成1条示范街道、1个乡镇和7个示范村风貌塑造规划;共完成风貌塑造示范街1条、打造平地俚濮彝族特色街区1条,累计完成风貌打造工程32项,城乡一体化建设,让基层民众在享受物质幸福的同时,更享精神文化幸福。

新的时代赋予新的使命,新的时代蕴育了新的希望。展望未来,仁和农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沐浴着科学发展和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劲东风,仁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迎来和谐发展的亮丽春天,仁和大地春光无限,仁和农村景象万千,仁和城乡和谐发展,仁和将呈现出“天时地利,政通仁和”的和谐发展新景象。

新闻推荐

敬老院用水告急 消防官兵送水解忧

10月20日下午,仁和区前进镇敬老院因供水管道维修,造成生活用水告急。仁和消防大队得知后,遂安排消防三中队一台消防车前往送水。消防官兵抵达敬老院时,大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桶、盆子接水。中队官兵...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