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绘就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的乡村振兴画卷

四川日报 2018-09-03 06:27 大字

生机勃勃的蒲江现代农业产业园。 刘杰摄

2017年,蒲江县两河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500元,高于成都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8元。笔者实地走访两河村发现,通过种植柑橘、猕猴桃等经济作物,两河村家庭年收入数十万元的已不鲜见,超过百万元的亦有之。

将视线转过来看向蒲江县的明月村。2017年,明月村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村仅文创旅游收入这一块就超过了8000万元,作为官方“盖章”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表现优异。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村的“身份”:它们都是曾经的贫困村。

蒲江县,位于成都“西控”区域,担负着成都绿色经济、绿色空间的建设任务。“我们致力于让蒲江的绿色发展成为‘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前列、成为示范。”蒲江县主要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两河村与明月村,一个作为传统产业农业上的赢者,一个作为国内乡村旅游转型适应消费升级的典型代表,正展现着蒲江县推动乡村振兴、以绿水青山为当地农民打造出“金山银山”的切实成果。

在蒲江,一幅以绿色生态环境为基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蒲萱

贫困村逆袭为全国知名“文创村落”

优质生态本底孕育出乡村发展新模式

蒲江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应当也必须从它的生态本底说起。

“蒲江长久以来都十分注重生态。”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蒲江境内,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森林覆盖率53.6%,并于2017年9月获评全国首批、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优质的生态环境,甚至让蒲江县孕育出了一个省内乃至国内都少见的“文创村落”——明月村。

明月村,是蒲江县最为偏远的山村之一,也是曾经的成都市级贫困村。在近年来公众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的背景下,明月村坐拥的八千亩雷竹竹海、两千亩茶园以及无边的松林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优质的生态环境与村里那口“活着的邛窑”明月窑一起,吸引了众多文创项目落户。在此过程中,明月村逐渐确立起“文创立村”的新村发展策略,大力营造独特的“生态环境+文化创意气息”氛围,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知名且少见的“文创村落”。以文化创意产业主导乡村旅游业态、对接新型消费,明月村的游客数量呈几何式增长,老百姓增收致富显著,由此,曾经的贫困村完成了一场“超级逆袭”。

“目前,蒲江县正在以明月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打造‘大明月村\’,以惠及更多周边村民。”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看明月村,其当之无愧是蒲江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做的成功探索。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蒲江在小范围内大胆尝试、创新探索,形成成功经验,例如明月村。另一方面,对于县内农村的绝大多数,蒲江坚定地走一条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支柱,带领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该相关负责人介绍。

做强现代农业

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在蒲江,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天时地利\’,而蒲江老百姓将农业当成事业来做的劲头,又充满了‘人和\’的因素。多年以来,蒲江依托‘天时地利人和\’的天然优势基础,坚持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蒲江县农林局局长周燕武说,两河村就是其中代表。

近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区域土壤微酸、温差小、湿度适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及农业历史传统,蒲江县着力优选品种、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了猕猴桃、茶叶、柑橘三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发展优质猕猴桃10万亩、茶叶10万亩和柑橘25万亩,并着力建设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有机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大园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它是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中唯一一个主打特色水果现代农业的产业园,也是成都唯一一个进入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还是蒲江率先探索农业产业园区化的承载体。”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尽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还在创建过程中,这个产业园早已彰显出在乡村产业振兴上的强大带动力。

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316.28平方公里,占蒲江全县幅员面积的54%,园区主导产业为猕猴桃、柑橘。其产出的猕猴桃品质可媲美新西兰黄肉猕猴桃,产出的晚熟柑橘因其“外观丑陋、果香浓郁、脆嫩多汁、酸甜爽口、甘美如醴”,被消费者亲切地称为“蒲江丑柑”,“蒲江丑柑”先后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十大最具魅力农产品”和“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优质农产品”。

通过不懈努力,蒲江县的现代农业发展不断获取新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称号,并于2017年9月获评全国首批、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7年,蒲江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省高收入组第九位。

新时期新思考新路径

构建产业生态圈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蒲江的现代农业也一同进入新时期,如何让现代农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蒲江也做了更多深入的思考。”蒲江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蒲江县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已经明确:构建“三大体系”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三大动能”聚集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主导产业鲜明、产业关联紧密、要素保障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

构建“三大体系”,即:以绿色有机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体系;以农商文旅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品牌为引领,构建农业经营体系。

为了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蒲江县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赢问题,编制了相关的农业有机发展规划,大面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整县推进耕地保护与土壤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土壤改良69万亩次,被环保部列为第一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成功培育“蒲江猕猴桃”“蒲江丑柑”“蒲江雀舌”三大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发展本土电商企业50余家、电商主体3400余家,2017年电商销售额达8.5亿元,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培育“三大动能”,即以校地合作为支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以资源聚集为关键,构建产业服务体系;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构建农业对外开放体系。

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蒲江县不断深化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四川农大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设三大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围绕产业强链补链,蒲江县大力构建集智能分选、冷链物流、包装配送、外贸出口于一体的产业化企业集群,目前,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11 家,建成8.5万吨气调保鲜库和35条智能分选线,水果商品化处理率达80%以上,蒲江县获评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蒲江的现代农业还将扩大对外开放,链接全球、做强出口,开辟更广阔的新市场。”周燕武介绍,目前,蒲江农民在重庆、眉山、雅安等地承包土地达10万亩,全县建成出口备案基地12个,蒲江优质农产品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2017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6亿元,获评全省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蒲江将把‘西控\’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凝心聚力将乡村振兴美好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到2020年,建成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蒲江县主要负责人坚定地表示。

新闻推荐

成都犬只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开展10天 各方通力配合 共治规范难点

城市里养狗越来越普遍,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流浪狗、犬伤人及在公共场所随意排泄等。从8月13日开始,成都开展犬只管理专...

蒲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蒲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