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进乡村 月是故乡明
游客在明月村体验制陶 图据四川在线
一批批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文化创客走进乡村,希望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
乡村,如何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面对乡村凋敝的现实,当下正有一批批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文化创客走进乡村,希望在保留乡村原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基础上,以文化艺术的熏陶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日前,记者深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与文化主管部门、艺术家、村民等共同探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顺应历史传统,擦亮遗产价值
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和头脑发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开阔村民的发展思路
文艺工作者的活动有多少能够与当地村民真正产生关系?
以在全国乡村迅速兴起的民居改造行动为例,一些艺术家在村里租下房屋开办工作室,并希望用艺术创作影响村民,甚至出现了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村民的现象——但普通农民怎么会理解拆掉白炽灯而看萤火虫的浪漫?
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负责人、被新村民昵称为“奇村长”的陈奇陷入了思考:“村里的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愿望?如何以文艺的介入赓续历史传统,解决实际困难,满足村民期待,是我们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邛窑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始烧于南朝、衰于宋代,断烧于元代,时间跨度800多年。明月村与邛崃交界,盛产高岭土,百年老窑明月窑的窑火始终不息,直到2008年才因地震损毁严重而停产,被当地人称作“活着的邛窑”。
明月窑不就是明月村的历史、资源和文脉吗?不就凝聚着村民的广泛认同吗?随着2012年明月窑的故事被新村民发现,各路陶瓷界专家和文化学者把目光纷纷投向这里。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清被明月村吸引,于2015年正式建设起 “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李清在这里研究老窑历史、做当地的陶土分析和试验、研发“明月杯”等文创产品,还开展起免费的陶艺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村民”。
和李清一样,一批批陶瓷界、书画界的老师、文创人士等100余人,以及多个专业的乡村建设社会组织也纷纷来到明月村,“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坊、明月书馆、明月轩篆刻艺术博物馆等茁壮生长,各类培训和讲座也次第开展起来。
“名气有了、人气足了,财气自然就来了,不用强求。”明月村党支部书记高光坤说,村民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或自营餐饮、住宿、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44元,而在2009年之前,明月村还是个贫困村。”
播撒文艺火种,激发文化自信
给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让村民重拾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行走在明月村,与高光坤一样,村民说话都“文绉绉的”,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一个个“村二代”。
“我画画的风格是模仿丰子恺先生,我的老师是新村民寒山。”“我给家里的露台取名为‘金色的天空\’,因为我常常在这里看夕阳,阳光就把树的轮廓染成了金色,把我的天空镀上了金色。”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会想到这是一个11岁的乡村小女孩的一席话?
小女孩名叫杨卓蕾。在与艺术的亲密接触中,明月村里“村二代”的言谈举止、思想性格让村外来客惊叹不已。在文艺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一己之力既是有限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增强乡村的造血能力。这样,即便艺术家走了,当地人的文化艺术氛围也会延续,这才能说文艺给了乡村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命力。
“让我们十分欣慰的是,明月村的新老村民保持着积极互动。”陈奇说,“在新村民入驻之初,我们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新村民常驻;工作室常态化开放;公益培训定期开展,给原住民带来福利。”
对于李清而言,在陶艺之乡教当地人做陶瓷是再恰当不过的事。如今,李清已经对招收的第一批村民学员进行了14期系统培训,学员们都已经烧出了许多作品。
依托农家书屋“明月书馆”,新村民系统开展起免费的书法、绘画、文创、生态农业等培训。
如今的明月村,民居和文创院落均保留了原生态韵味。让陈奇欣慰的是,艺术家院落改造的成功、审美意识的传递,带动众多农户改造起旧院落、捡起老手艺——村民不再钟情于小洋楼,在水电气方便的同时,恢复了房子的古朴面貌;村民还重新恢复以天然染料染布,并设计了特色鲜明的明月村服装;返乡大学生更是纷纷表示 “做一个农二代,感觉挺好。”
“随着社会的赞赏越来越多,村民们认识到原生态的生活环境、生态的物产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想,这就是文艺介入乡村建设所带来的乡土文化自信。”陈奇坚信,当村民都为自己感到自豪,何愁乡愁留不住?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初秋时节,笔者驱车来到东坡区柳圣乡石榴村,只见村民刘月霞的100亩养殖场里,山脚周围圈着钢网护栏,山顶高处便是白鹅“栖息”房屋。看到圈舍内外一群群长势健壮的白鹅,刘月霞喜上眉梢地介绍:“去年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