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匠人当起志愿者: 手艺派上了用场 居民一元可磨刀修鞋

成都商报 2022-01-20 03:35 大字

甘师傅在缝补衣服

位于成都郫都区和乐巷84号的奎星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有一块写着“十八匠社区服务有限公司”的匾牌引人注意。在这里,负责缝补的甘师傅熟练地剪脚边、换拉链;旁边的周师傅正拿着剪刀为客人理发;负责水电维修的王师傅接到预约电话后,提着工具箱前往小区……

18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支十八匠志愿服务队从2018年开始组建,共吸纳专业匠人志愿者8人。2019年~2020年吸纳了志愿者30人,并将十八匠志愿服务队升级为十八匠便民服务组织,进行备案登记,2021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十八匠社区服务有限公司。

奎星楼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媛表示,除了为工匠提供工作点位外,社区还定期举办“十八匠”下院落活动。

修补是兴趣爱好

匠龄长达50多年

坐在缝纫工作区,正拿着尺寸比量衣服的甘师傅,今年68岁了。“我从13岁就开始学缝补手艺了,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店铺,那个时候做的是定制衣服。随着年龄大了,我就想着慢慢不做了。”甘师傅说。但是“十八匠”便民服务队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2020年,甘师傅正式加入到十八匠志愿服务队。“本来想着退休后就耍嘛。社区找到我后,我想着可以把手艺捡起来,又可以为居民做点公益服务,也挺好的。”甘师傅说。

“而且现在做的工作和以前相比要轻松多了。以前要给客人定制衣服,有时候他们着急要,我就需要连夜赶工。”在十八匠这边,甘师傅主要做补衣服、挑裤边、换拉链等简单的手艺活,“每天早上我八点就过来了,之前的老顾客知道我来这后,也会过来补衣服。而且这边对于80岁老人都是免费修补。”甘师傅说。

据了解,甘师傅几乎每天都会来社区,“过年的时候我也会来。我平时也不打牌,就这一个爱好。”

开展下院落公益活动

在带队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据介绍,奎星楼社区将剃头匠、木匠、采耳匠、补鞋匠、磨刀匠、花匠等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匠人凝聚在一起,开展下院落一元微公益便民服务活动。“筹办目的就是为了让居民在自家院落以1元的公益价格,享受到匠人们贴心的服务。”奎星楼社区党委书记李蓉表示。

王媛介绍说,“负责理发的周师傅,就是我们十八匠的队长,他是去年才加入的。”今年34岁的周师傅,谈到第一次接到带队任务时,“内心既紧张又激动。当时很担心去了之后,没有居民来。幸好反响还不错,而且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

据了解,1月20日,周师傅将带领十八匠在红瓦一二期小区开展下院落活动。“他们每次出发都会带上这个统计表,上面明确记录着服务项目、服务人数和收费金额。”李蓉指着表解释道。她表示,在之后的便民活动中,“我们会再添加一张服务评价表。根据居民反馈,不断提升十八匠的服务质量。” 红星新闻记者 郑然 实习记者 黄盼盼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石恪 中国减笔画之父

《二祖调心图》局部石恪,字子专,大约生活于五代北宋初期,成都郫县(今郫都区)人。宋灭蜀后,石恪至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受...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