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无咎是扬雄的后裔吗?

成都日报 2021-03-29 01:30 大字

扬无咎《四梅花图》

唐林/文

宋代著名书画家、词人扬无咎(1097年—1171年) ,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他生于清江(今江西樟树),后寄居豫章(今江西南昌),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江西境内活动。史载扬雄五代单传,为什么明代大才子、四川唯一的状元杨慎会把扬无咎这位江西人,说成是汉代大思想家、蜀郡成都人扬雄的后代呢?

神童早夭 扬雄无后?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代蜀郡郫县(今成都郫都区)人,他开历代京都大赋之先声,被后人尊称为西道孔子、汉代孔子,是汉代儒家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有《方言》《法言》《太玄》《蜀王本纪》等作品传世。作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四川思想家,扬雄与李冰、武则天、李白等,被列为四川首批历史文化名人。今天四川境内有许多纪念他的文化遗迹,如成都郫都区扬雄墓、绵阳子云亭、乐山犍为子云山等。

关于扬雄后人的史料主要见于几则。一是明代赵瑜《儿世说·文学》:“子云言:‘吾家童乌,九岁预吾玄文’。”二是《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五引《刘向别传》说:“扬信字子乌,雄第二子。幼而聪慧,雄算《玄经》不会,子乌令作九数而得之。”这两则记载都提到扬雄的第二个儿子扬乌是名神童。扬乌7岁时就能与扬雄讨论《太玄经》;扬雄推算《玄经》而不得,而儿子扬乌就算出来了。三是《华阳国志?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文学:神童扬乌,雄子也,七岁预父《玄》文,九龄卒。”但令人惋惜的是,聪慧过人的扬乌9岁就夭折了。四是东汉桓谭《新论?识通》:“扬子云在长安,素贫约,比岁已甚,亡其两男,哀痛不已,皆归葬于蜀,遂至困乏。”扬雄家境贫寒,两个儿子都在长安亡故,扬雄非常悲痛,送他们回蜀安葬。

公元18年,扬雄在贫病中去世,享年71岁,“(学生)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据《郫县古今人物》载:扬雄妻遵丈夫临终嘱,将其骨骸携回家乡成都郫都区,安葬于今友爱镇爱子墓旁。在扬雄墓附近,还有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中盛赞的“西蜀子云亭”遗迹。

史料记载,扬雄家族世代以耕种养蚕为职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扬雄上溯五代均为单传。那么,除了在长安死去的不知其名的长子和次子扬乌之外,扬雄还有其他后裔吗?文献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

扬无咎“草玄之裔”获认同

考证宋代大画家扬无咎与扬雄的关系,主要来自文献史料和绘画作品钤印两个方面。

扬无咎祖籍何处?从文献史料来看,常见的描述均源自元末明初夏文彦的《图绘宝鉴》:“扬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南昌人。祖汉子云,其书从‘扌’不从‘木’。”意思是,扬无咎祖上是汉代的扬雄(子云),所以他的姓只能写成“扬”,而不是常见的“杨”。而第一个称扬无咎不但是扬雄的后代,而且还是从蜀地迁移到清江的大名人,或是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慎(1488—1559年),他在其《画品》曰:“扬补之,子云(扬雄)之后,自蜀而移家清江。”杨慎之后,许多名家都依杨慎说,如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李日华(1565—1635年)《刘研斋笔记》等。到了今天,几乎所有书籍都介绍扬无咎是扬雄之后裔,如《江西省志人物志》《中国美术史》等。由于扬姓较少,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还如此介绍:“扬无咎,杨姓皆从木,惟宋清江扬无咎祖汉子云,从‘扌’不从‘木’,二千年来典籍中不多见也。”今天,杨姓是中华第6大姓,人口大约4000万,而扬姓人数只居第290位,人口约88万。

《图绘宝鉴》是著名的中国绘画史传著作,后世常引常注,可谓信史。《图绘宝鉴》编成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距离扬无咎去世的1171年,时间仅隔194年,时间不长,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图绘宝鉴》的此条史料所引何处,但可以相信其说必有理有据。

从绘画作品钤印来看,扬无咎对自己是扬雄后代的身份非常看重。他主要用印有五枚:“补之”“逃禅”“草玄之裔”“清夷长老”和“江右杨补之”,其中“草玄之裔”直接表明了他自认是扬雄的后代。草玄,指扬雄撰写的《太玄经》,诗文中常用以比喻人襟怀淡泊,寄情著述,后来草玄慢慢演变成为扬雄的代称和扬雄的居住地。如杨慎《画品》:“(扬无咎)承家不愧草玄后,艺苑岂独梅花师。”宋代邵博的《扬雄宅》:“却怜载酒客,似识草玄人”;宋代宋京的《扬子云洗墨池》:“君不见子云草玄西阁门,一径秋草闲朝昏。”扬雄成都的居住地在什么地方呢?据宋《太平寰宇记》载:“子云宅在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那么,扬无咎究竟在他的哪些绘画作品上钤有“草玄之裔”印章呢?一是《四梅花图》的接纸处钤“草玄之裔”朱文五次,二是《雪梅图》引首钤“草玄之裔”朱印。这两幅名作如今都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钤印一事,不但可以知道扬无咎重视自己扬雄后代的身份,同时也可看出与他同时代的宋代文人士子们对他是扬雄后代的身份也是认可的,否则扬无咎绝不会在自己作品上钤“草玄之裔”印。写作《落下闳》一书的作家刘甚甫这样说:宋代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道德的朝代,且当时正出现“孟子与扬子”谁更值得弘扬的大争论,扬无咎如无实据,敢拿“西道孔子”的扬雄来附会,他不敢,因为会被人骂死的。

据以上可知,扬无咎是扬雄的后裔,除非有新的史料证明扬无咎非“草玄之裔”。

诗书画三绝 墨梅独树一帜

扬无咎的绘画成就极大,其诗书画无不精能,时人称其为“逃禅三绝”。他以书法入画,笔迹清淡闲野,为世一绝,其中画梅尤胜,其“村梅”风格与院体“宫梅”迥异。他的墨梅艺术在当时已经声名远播,有“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百千匹”之说,至元代,画史上有“竹学文湖州,梅学扬补之”之誉。当代书法名家、古书画鉴定家谢稚柳说:元代是水墨花卉画全盛的时期,但究其一切的演变,墨竹不离文同,花卉也不离《百花图卷》与扬无咎这两种形体。

扬无咎画梅存世作品仅有5件,《四梅花图》是其代表作,作于乾道元年(1165年)69岁,是应范仲淹曾孙范端伯之请而画。画分四段,分别为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和“将残”。此画是100幅中国名画之一,与展子虔的《游春图》等并列,就此一条,称他是中国大画家,没有一点问题。其他5件作品是《雪梅图》(2幅)、《墨梅图》(2幅),分藏北京、天津、美国。

扬无咎有两件事富有传奇色彩:其一,相传曾有人将他的作品送给宋高宗皇帝赵构,由于其墨梅与当时流行的富贵艳冶的“宫梅”迥异,被赵构讥之为“村梅”。朝廷南渡后,一天宫中偶然将扬无咎梅花张挂壁间,竟引来蜂蝶聚集其上,赵构大惊,急召扬无咎,可惜扬无咎已经去世;其二,炙手可热的当朝宰相秦桧想求他一幅画,但他坚决不给,可见其深得梅之孤傲高洁。

宋代扬无咎之存在,对于汉代成都出生的中国文化巨人扬雄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美术史》作者)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春色正好 “村色”更好

13日,以“天府大地、春之交响”为主题,中国·成都第二届天府大地艺术季在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艺术村拉开序幕。春色正好,游客...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