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院地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精准落地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6-24 04:07 大字

农民“点餐” 专家“下厨”

□本报记者 刘佳

6月,成都郫都区唐元镇万亩韭菜基地内一片翠绿。“几年前我们刚来这里时也是六月,那时地里一片枯黄。”6月20日,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何忠全感慨地对记者说。

作为省农科院派驻郫都区的首席专家,何忠全扎根郫都区已有七年之久,由他带领的省农科院专家团队,通过与当地涉农部门深度合作,加速了郫都区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开发。这种“院地合作”的模式,让农业专家深耕田野,很多困扰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顽症被一一化解,农业科技成果落实落地更加精准。

专家“坐诊”破解韭黄“干尖”问题

6月20日,唐元镇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内,理事长李志伦忙着指挥工人将刚刚清洗好的韭黄进行晾晒。“我们的韭黄过去以供应本地市场居多,现在销售半径已经扩大到了省外乃至国外。”在李志伦看来,合作社产销半径的扩大,有赖于韭黄商品性的提升。

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的“唐元韭黄”,是郫都区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业产业项目。作为成都周边最大的韭黄供应基地,郫都韭黄占据了成都八成以上市场份额。然而多年来,当地韭黄的商品性不高一直困扰着产业发展。

“首先就是干尖问题。”李志伦说,韭黄尚未采收,叶头已枯黄,这样的品相严重影响后期销售。另外每年的6、7月份,成都平原迎来雨季,这恰好和韭黄的采收季“撞车”,过去为了避免地头雨水过多浸烂韭黄,种植户们纷纷赶在雨季到来前采收韭黄,大量韭黄集中上市,以致销路受阻价格降低。同时,农残也是一直影响韭黄销路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如何破解?

2010年,郫都区与省农科院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农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作为省农科院派驻郫都的首席专家,何忠权带领他的团队来到了唐元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韭黄“干尖”问题。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为让司法所积极参与服务基层政务决策—— 司法所每月须提出一条法律意见

全市司法所截至去年底——?为基层党委、政府政务决策、建章立制和行政执法提供法律意见建议5524条,被采纳3913条?参与调解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3426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67244人次?协助办理法律...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