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县成员为何连续四年没变化
□本报记者 梁现瑞 陈岩
10月20日,省统计局发布2015年四川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情况,除了评出经济综合实力的十强县外,还按照平原、丘陵、山区、民族四大类区划分,分别评选出综合实力靠前的先进县。这份榜单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看分布:十强县九个在成德绵
全省十强县有9个来自成德绵地区,成都独占七席,分别是龙泉驿、双流、新都、温江、郫县、青白江和新津。
十强县中,除新津县外其余9县经济总量均超过300亿元,其中5个县超过500亿元,最高的龙泉驿区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1亿元。
2015年,十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0多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1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表示,成德绵地区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长期在省内领先;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要改变当前的落后状况,还有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
看构成:入围成员四年不变
全省十强县名单从2012年以来,成员没有任何变化。
从排位情况看,前六强位次与上年一致;7-10位,旌阳区、青白江区从上年的第8、第7交叉换位,新津县、翠屏区从上年的第10、第9交叉换位。
对十强县成员 “固化”,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是根据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而不是针对某一项经济指标,所以其中某项指标出现变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其综合排位。
从中长期来审视,情况就大不同。翠屏区、青白江区、新津县自2008年起跻身全省十强县;龙泉驿区在工业尤其是汽车产业等拉动下,自2013年起,挤掉双流,连续3年居十强县榜首。
先进县排位变动较大。与2005年相比,平原先进县中除都江堰稳定外,广汉市、什邡市退出十强县,青白江区、新津县则从先进县升入十强县。
看速度:山区县后来要居上?
2015年三类地区县的GDP平均值分别为328.8亿元、197.5亿元和95.8亿元,相邻两个类比之间的差距超过100亿元。
从增速来看,情况又有所不同。2015年33个山区县GDP平均增速为8.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丘陵县快0.2个百分点,仅比平原县慢0.1个百分点。高山快过低山的特征明显,山区县追赶发展势头较好。
更细致地分析,工业是带动山区县追赶发展的主要动力。2015年,山区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611.1亿元,增长9.6%,增速居4个类区之首,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看动力:民族地区致富靠服务业
民族县工业发展相对较慢,相比之下,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好,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15.8亿元,增长7.9%。“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等脱贫部署稳步实施,民族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分别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6元、922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3.1%、90.1%。由此来看,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攻坚,未来主要还要靠服务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笔者11月7日从成都市郫县司法局获悉,为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和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发挥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平安创建、维稳工作的积极作用,11月3日,该局召开人民调解员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