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养老需求多满足一个机构就能生存
人物名片
于涛,成都高新区益多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成都市青羊区花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成都市公益慈善联合会理事。曾受邀担任成都市民政局公益创投评估专家、联想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讲师与评委。
“老人们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2007年,正在西华大学读研二的于涛打算勤工俭学,正好有朋友创办了一家民办养老院,于涛就这样成为了养老院的院长。为了干好工作,他考察了当时成都的各类养老院,发现很多养老院不仅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还普遍存在服务不专业的问题,老人们虽然有衣穿有饭吃,但精神方面的关爱几乎没有。
养老市场在技术层面的落后让于涛产生改变这种状况的念头。
2008年,为初创期和中小型民间公益组织提供支持的公益组织恩派,在成都提供机构孵化支持,于涛接触后,意识到几个人做事只能是志愿者形式的,如果能成立一个机构,则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自己的理想需要创业才能实现。于是,他离开养老院,和两个伙伴一起,成立了成都西部老年联合会,成为恩派在成都的第一批孵化机构。
万事开头难。于涛直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机构成立之初的窘迫,因为找不到机构服务的具体方向和突破口,他们一直找不到大的项目,而小的项目根本无法支撑机构的正常运营,最初的伙伴陆续离开。2010年春节,于涛也想过退出。这时,他认识了一名非常认同机构理念的老人,老人出资10万元,让于涛坚持了下来。
不停地尝试不停地积累经验,几年下来,于涛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社区救助+社区服务+失能老人专业护理,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护(社区+护理)”模式,2012年,创立了成都高新区益多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益多),建立了一个专业助老社工服务性机构。
于涛给了“社护”模式一个形象的比喻: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于涛说,社区部分主要是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就像是医院的门诊部,一般的病就在门诊看,不用住院。而护理部分主要是为失能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护理,就像是医院的住院部。这个模式让益多迅速发展起来,一直走在西南地区助老型社会组织的前列。“初创期的社会组织一定要尽快找到方向,才能快速成长。”于涛说。
现在,于涛和益多探索出来的“活化老协 互助养老”农村养老模式已在雅安试点成功,正复制到天府新区和郫县。对于未来,于涛认为养老行业将会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于涛认为,农村养老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不多,未来应该是一个关注热点。
1400名贫困大学新生将获助学金
本报讯 为有效帮助特殊困难大学新生入学,由共青团四川省委主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承办的“我要上大学”——希望工程助困入学关爱行动日前启动。关爱行动今年将累计资助贫困大学新生1400人,资助标准为5000元/人,资助金额共计700万元。
本次活动的资助对象为2016年参加高考并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为保证受助学生在开学前收到资助款,省青基会将根据受助学生提供的本人有效农行卡卡号划拨助学金,并于2016年9月10日前完成。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吴浩本版摄影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深阅读□本报记者王眉灵董世梅郫县安靖镇土地村,是不少药厂、食品厂的所在地,嘈杂、纷乱。在大大小小的商铺中间,穿着铁路制服的孔凡胜显得有些特别。其所在门口的店招上,两个名称引人注目:铁路货运、...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