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土南宋官制城墙砖 宋代修城墙有了物证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近日,成都市龙江路某建筑工地出土了20多匹南宋城墙砖。这些城墙砖不仅规格统一,且绝大多数砖上都有当时四川最高军政机构——四川制置使司监制的标志,有的还有烧造工匠的名称。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宋代城墙砖,填补了成都筑城史空白。
摊派给郫县和新繁烧制
4月11日,记者在建筑工地看到了这批刚出土的南宋城墙砖,有的已经残破,上面印有一些纹饰,且砖体规格一致。据考古人员测量,这批砖长约36厘米、宽20厘米、厚5厘米。
负责现场发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介绍,今年3月,考古队为配合武侯区危房改造,在龙江路危房基址清理发掘了一处元明时期的墓葬。墓葬没有随葬品,但是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砖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上面的纹饰有些特别。“这些并非普通的花纹,它们集中烧制在砖体正中,除去上面的尘土,可以依稀辨认出有‘郫县\’‘新繁\’等文字。此外,绝大多数砖上都有南宋嘉定10年(公元1217年)、‘制干\’的字样。”
这个发现让考古人员惊喜不已。易立说,从砖的形制以及上面的文字能断定:这批砖并非普通墓室砖,而是南宋时期成都的城墙砖。“‘制干\’,说明它们由当时四川最高军政机构四川制置使司监制。而砖上的‘郫县\’‘新繁\’等文字,说明当年四川制置使司除了在成都本地定做城墙砖以外,还摊派给周边郊县。而这批砖,则主要由郫县和新繁承担了烧制任务。”
为了质量可追溯,有的砖干脆打上了工匠名字。易立说,在南宋时期火炮已经用于军事,如果城墙砖质量不好,便极易打穿,不能有效抵御外敌。遗憾的是,由于砖体表面侵蚀严重,具体由哪位工匠制作暂时未能识读。
宋代修城墙有了物证
成都自秦代筑城以来,直到唐朝都是泥土夯制城墙。不仅规模不大,也很不坚固。直到唐末为了防御南诏威胁和吐蕃侵扰,西川节度使高骈才主持修建了更为坚固的砖砌城墙罗城。
根据文献记载,当年高骈修建罗城情况紧急,虽然动员了成都附近8州10县的民工,但砖石难觅,不得不毁掉城郊部分墓室,用墓砖和寺庙的塔基砖筑城。后来罗城历年维修,才开始使用政府特别定做的砖。
易立透露,史料记载成都在宋代维修过6次城墙,近年成都考古发掘,虽然在同仁路、青安街等地多次发现过宋代城墙,却均没有明确的筑造年代。此次嘉定年间城墙砖的发现,成为成都宋代筑城历史的直接物证。
然而,坚固的城墙砖,为何却被后人用作了墓室材料?易立说,宋元战争时期,成都曾多次被攻城,罗城城墙残破,后代贫苦的成都人于是捡点儿残砖修墓,没想到却意外保留了宋代罗城修筑信息。
新闻推荐
纤纤丝竹编出别样非遗□本报记者吴晓铃4月15日,成都郫县古城鸟笼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明文,终于完成了客户定做的手工鸟笼。鸟笼全部由斑竹做成,没有任何装饰,看上去并无夺目之处。但这个耗时一个多月...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