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个不断寻觅商机的“80后”创业者

南充日报 2015-07-03 19:10 大字

人物名片:陈时六,男,1983年出生于营山县灵鹫镇牌坊村, 现任营山县小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自2003年在营山县小桥镇创办 “陈哥建材加工”开始,他接连创办了“营山县小桥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营山县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粮油专业合作组织”,产业涉及建材加工、农业机械服务、农业种植等行业。

“他们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他们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这是人们对“80后”成长环境的概括,“轻狂,张扬,离经叛道”都曾是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然而出现在笔者面前的陈时六却是一位勤劳、精明、上进的青年,他不沉醉于已有成就、善于捕捉商机和能够吃苦耐劳的特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80后”的新定义。

初闯商海时寻得建材加工商机

陈时六17岁初中毕业,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面临着就业的选择,但他胸有成竹,因为在毕业之前,他已选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建材加工。他说,他既不想做一个“老旧”的农民,也不想像大多数南下打工者一样随波逐流。他在充分衡量自身条件,通过考察了解,加之搜罗家庭的人脉圈,决定先跟着亲戚到深圳学习做铝合金门窗加工和安装技术。“2000年时,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的人涌入城市,室内装饰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当时在深圳做这行的月薪都在3000元左右,而一般进厂做流水线工作每月只有700-800元左右,而且这行的市场潜力较大。”谈起这些,陈时六显得较为自信。

建材加工是个技术活,更是个力气活,没有点毅力的年轻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但陈时六不那么想,他不想一辈子都做打工者,眼下只不过是学习技术。所以他不用师傅督促,什么活都抢着干,而且特别注意留心观察师傅的断料、钻孔、组装等技巧。仅用一年时间,他就掌握了铝合金门窗制作的全部技能。

2003年,不甘做小工的陈时六告别了师傅,回到小桥镇上自立门户干起了建材加工业。当时,由于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南下北上淘金,人们的生活渐渐好转,有钱后在镇上或老家修房建屋是居家过日子的首选。所以,对建材的需求量很大,他的生意也非常好做,赚了一点钱。他说,由于家乡的亲戚、熟人较多,加之经营范围扩大到门窗、防盗网、卷闸门等系列产品,再通过亲戚的介绍,生意好的时候月收入可上万元。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日子一晃就接近10年。

市场饱和时嗅到农机服务商机

任何市场有兴盛期就有饱和期。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建材加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属于陈时六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他的生存空间也逐渐在被压缩。他,在思考他的企业如何转型。

由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陈时六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随着打工浪潮的冲击,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留守家乡的老人、小孩对插秧、收割等农活根本无能为力,农业机械化又未形成规模,土地撂荒严重。为促进农业生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时下最时髦的话题。陈时六想,自己苦苦寻觅的出路实际就在身边,为何不可以先行一步,从而抢占市场先机呢?

找准了发展方向,陈时六决定从农机服务开始入行。2012年,他到现代农业发达的江苏一带地区了解市场状况。他说,以一台拖拉机每天耕地40—50亩计算,市场单价为80—100元,每天能收入3000—5000元,刨去成本约1000元,还能净收入2000—4000元,收益应该不错。回家后,他和7、8个朋友合伙成立了“营山县小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把前些年积累的8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农机服务行业,买回了收割机7台、拖拉机2台、插秧机2台、耕整机15台,风风火火地开始了他的农业创业之路。

整合资源时觅得农业种植商机

在初尝农机服务带来的甜头后,他却发现这个行当的季节性太强,每年的工作时间只有两个月,如何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和闲置资源来产生效益,又是他思考的问题。

由于在从事农机服务的过程中,他游走于营山及周边的田野上,发现了大量平整、开阔的土地,这非常适合机械化耕作和大面积种植。这时,他在思考:一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庭式蔬菜种植户越来越少,市场需求量大,若从事蔬菜种植业,发展前景应该不错;二是一日三餐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农业种植永远不会被淘汰;三是自己手上有大量的闲置农机,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四是现在农村有大量土地抛荒,进行土地流转,应该难度不大;五是若从事农业种植,还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留守劳动力,为他们创收;六是自己每年约有10个月闲暇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实现农机服务和农业种植的两不误。

在充分认识到从事农业种植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陈时六风风火火地开始了他的农业创业之路。首先,他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发现蔬菜种植比粮油种植的周期更短、利润更高,于是他决定从事蔬菜种植;其次,为了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他专门到郫县学习先进的技术,并与专家建立了微信、QQ等网络交流渠道;最后,他通过到超市和农贸市场考察,发现大面积露天种植容易占领市场、与本地季节性蔬菜错时上市效益更高、由蔬菜基地直接进入市场的成本较低和反季节蔬菜收益较高、销路较好等一系列市场先机。

由于笃定从事农业生产,从2012年开始,陈时六的创业激情完全飞扬在农村这片热土之上了。2012年,与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在渠县开辟了蔬菜种植基地,但后因其受欺骗,遂撤资;2013年,与营山县四喜乡的吴小龙合伙种植莲藕,现有营山县东升镇深井村莲藕基地100亩、四喜乡高墩村莲藕和蔬菜基地350亩;2013年底,在营山县沿码乡三溪村独资经营蔬菜种植,现有蔬菜基地156亩。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要想成功,必须吃得苦中苦!”他动情地说,“如在育苗时,要防止幼苗生长环境的高温、高湿、暴雨、暴晒,要随时在地头观察,采取应变措施;在采收季节,不管晚上工作到多少点、吃饭没吃饭,一切都要以业务为重。”说着,他指了指自己黝黑的脸和粗糙的手。

现在,陈时六正在沿码乡三溪村育茄苗。他说,去年主要种了黑皮冬瓜和棒菜,今年计划种秋茄、西兰花、棒菜、花菜等反季节蔬菜;去年收获季节,最多时需用工30—40人/天,支出工人工资约30万元/季。当笔者问起他的打算时,他说,他准备要把自己独资的这个蔬菜基地扩大到1000亩以上,这样既可以挣钱,又可以消化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解决土地荒废的问题。

当笔者问他创业感悟时,他说:“第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充分估量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后才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当理想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第二要随时观察市场动态,把握市场先机,用科学的头脑和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不要坐享其成、安于现状。第三要有恒心和毅力,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要虎头蛇尾、畏头畏尾。” (陈贵生)

新闻推荐

精神上扶志 能力上扶技 经济上扶业人大代表结对帮“穷亲”

●邓斌莫小斌郑舒“杨均英是我们村的大好人,每年给村民送猪仔,都不要钱。”提起阆中市柏垭镇人大代表杨均英,该镇羊鹿村村民杜春良就有说不完的感激话。据介绍,今年,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