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只要还活着就一定来看父亲

华西都市报 2014-09-03 20:12 大字

今年清明节,新都一中的学生缅怀王铭章。(校方供图)

在新都市民心中,新都出现一文一武两个骄子:明朝状元杨升庵;抗日英雄王铭章。王铭章为国捐躯后,其家人按照他的遗愿,捐出所有抚恤金和部分田产,创办了如今国家级示范高中新都一中的前身“私立铭章中学”。

□川籍抗日英烈

王铭章(1893-1938)

四川新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1938年3月17日,在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中弹身亡,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牺牲

死守三昼夜中弹牺牲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的王铭章主动请缨,从川陕公路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底,徐州会战由此拉开帷幕。位于津浦铁路北线的滕县,是日军向南攻击徐州和台儿庄的必经之地。王铭章临危受命,指挥41军两师共5000余官兵固守于此。

1938年3月15日开始,日军开始加派兵力向县城发起大举进攻。面对拥有飞机、坦克、大炮以及兵力十倍于己的强敌,川军士兵靠着川造步枪大刀和手榴弹,血战死守了三昼夜。3月17日,敌军陆续增援,危难时刻,王铭章拿着手枪亲临西城最高处指挥督战,不幸被子弹击中腹部,最终因伤势过重殉国。他们为之后的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4月6日,他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遗愿

捐出抚恤金办学校

在出征前夕,王铭章曾对家人嘱咐:“誓以必死报国”,今后要“善视儿曹,以积年薪俸所蓄,酌留赡家及子女教育之资,余以建公益事业。”“我很有决心在新都办一所学校,为家长谋利。”

王铭章殉国时,其5个子女最小的不满一岁,最大的也只有13岁,担负着抚养遗孤的两位夫人王周华裕和王叶亚华决定遵照其遗愿,捐出德阳、绵竹、郫县、新都等地田产613.6亩、所收租谷859.63石以及1.2万银元的抚恤金,建立“私立铭章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新都一中前身。

1941年9月,铭章中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王铭章的堂弟、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王章树担任首任校长。男、女高、初中新生各一个班,学生来自全省各地。1950年,学校由新都县政府接管成为公办学校,这9年间,铭章中学共招收学生2200多人。在战争烽火中,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校友回忆

很多学生慕名来报考

新都一中原校长王信道曾是铭章中学男高六班学生,在今年8月9日新教师培训会上,这位83岁的老人再次回忆起了那段难忘的求学经历。

在王信道记忆中,这个远离喧嚣犹如山水画般的校园,以砖木结构的平房为主,以学校礼堂为中轴,两侧分男、女生两院对称修建,男女生分部教学。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办公楼,在礼堂背后还有一块很大的草坪操场,设有篮球、排球和垒球场地。

“当时条件很简陋,没有水泥路面,没有电灯,但那时学生很刻苦。每张桌子左前方都放了一盏煤油灯,每天晚上,我们都在昏暗的灯光下挑灯夜战。”王信道说,由于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当时省内很多学生都慕名报考该校。

家人怀念

97岁遗孀回校悼念

在新都一中行知楼旁,有一处名为“铭园”的花园,在一条两旁种满芭蕉树的小径尽头,竖立着王铭章的半身铜像。2005年9月,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这座铜像在此落成。当时,王铭章的遗孀、97岁的王叶亚华专门从台湾赶来,参加揭幕仪式。

时隔9年,当时的副校长曾毅达仍记得王叶亚华从轮椅上缓缓走下,双手抚摸铜像时的场景,“她亲手揭开盖在铜像上的红纱,鞠了三个躬,一边看着铜像,一边擦着眼泪。”

在曾毅达印象中,这是王叶亚华唯一一次来到这所她和家人创办的学校。“老人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我们能感受到她对铭章将军的怀念,铭章将军的爱国精神也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校魂之一。”小儿子“只要活着一定要来”

2003年,王铭章烈士墓迁建至位于新都泰兴镇普河村的烈士陵园内。每年3月17日,王铭章的小儿子王道纲都会来此为父亲扫墓。

“这一天上午9点,王道纲和亲友们都会乘坐一辆大巴准时来到陵园内。”负责接待的新都区民政局优抚科邱科长说,王道纲照例会送上一束鲜花,随后便围着墓穴走3圈,为父亲诵经,“他们家人从来不会烧纸钱。”

据邱科长回忆,王道纲很和气,“今年他过来时,我问他明年还会过来不?他说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看父亲。”由于长期居住在台湾,王道纲的四川话说得很慢,“还带着台湾口音。”

华西都市报记者吴冰清

新闻推荐

以布鞋文化为依托唐昌打造川西特色人文古镇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张想玲)以川派建筑为“形”,以人文历史为“魂”,全力建设川西特色人文古镇。日前,记者从郫县唐昌镇获悉,以精品古镇为核心,万亩都市精品菜园和万亩都市精品“花果园”为两翼,以...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