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约旦文化部副部长:在非遗中寻找我们的文化特质

成都商报 2013-06-19 09:20 大字

成都商报记者 曾灵

摄影记者 王效

核心提示

我们对于非遗有一种自豪感。不管选择哪种非遗项目作为产业发展,整个非遗项目的存在都很重要

我们在其中寻找我们的文化特质,区别于周围的叙利亚等国的文化特质,每个项目的沿袭都有我们国家独到的眼光

———马蒙·泰瓦特·塔侯尼

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在本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共有尼日利亚、伊朗、约旦、斯里兰卡4国部长级官员前来参会。近日,约旦文化部秘书长(常务副部长)马蒙·泰瓦特·塔侯尼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从一个拥有600多万人口的亚洲西部国家的角度来看,“发展非遗项目,像中国如此大的人口体量其实是个优势。”

手织地毯 最受欢迎的非遗产品

据悉,约旦目前最受欢迎的非遗产品是当地的手织地毯,它们最初是游牧民族制作并用来抵御寒冷冬天的生活必需品,古丝绸之路是东方手织地毯生产和交易的枢纽地带,约旦受其影响,留下了许多传统古典的图案设计,诸如骆驼之类。不少去约旦的游客都会购买这些地毯,这种地毯也经常成为政府之间赠送的礼品。据马蒙介绍,目前,政府部门在招募妇女制作这方面的产品,“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织绣工艺,还会举行一些相关仪式,并委托一些NGO来做产品销售,建立平台,使其市场化。”马蒙认为,虽然工艺品市场化运作比较难,但现在通过销售平台,这个产业已经被盘活。

“但并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可以这样操作,还是要根据自己分国情进行选择。”谈到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项目,马蒙表示,中国有巨大的人口体量,消费能力强,而约旦只有600多万人。

我们对于非遗有一种自豪感

“我们对于非遗有一种自豪感。”马蒙说,不管选择哪种非遗项目作为产业发展,整个非遗项目的存在都很重要,“我们在其中寻找我们的文化特质,区别于周围的叙利亚等国的文化特质,每个项目的沿袭都有我们国家独到的眼光。”

据马蒙介绍,约旦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可只有2年左右的时间,“但通过之后,文化部就迅速地成立了非遗相关部门,官员及时筹备了相关的资料,签署了很多备忘录。”马蒙介绍,近年来,他们一直在积极地收集和保护非遗项目。但对于整个约旦来说,找到这方面专业的专家确实是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了研讨会,努力培养专业人士,收集相关领域的信息和数据。”

在约旦,依然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诸如总体资金投入不足,马蒙称,政府明年起会正式注资,现在也在努力扩大规模,“现在我们非遗的项目还不算非常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做相关的事情。”

特写

川派鸟笼子 比谁选料精做工细

一个优哉游哉的大老爷们儿,拎着一个花鸟笼子,踱着步,哼着曲儿,这可能是旧时纨绔子弟的写照,其中必不可少的道具鸟笼,其实很早以前成都就有专业的生产聚集地。昨日,在非遗节郫县分会场,古城镇第二届鸟笼制作季技艺赛暨古三编展示活动在古城镇蜀源文化广场由一顺溜儿鸟笼子拉开了序幕,赛鸟笼,展工艺,秀美笼,热闹非凡。

做 鸟笼成败的关键是底盘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蜀源文化广场被鸟笼子占得满满当当,一边是工艺展示区,做爪、修圈、穿笼、做门……一道道工序下来,一个竹白精巧的鸟笼就成形了。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鸟笼师傅高珠全让记者看他的手,双手都布满了竹渍染色的茧巴,他向记者介绍,一个鸟笼最重要的就是底盘,这既规定了一个鸟笼的形状,也是整个鸟笼成败的关键,“这种圆形的形状和插片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做一个笼子至少要半个月,卖几千上万元不等,不好的笼子连鸟都关不稳。”他介绍,从开始选料,他和妻子就要跑遍山头,去选几年生的斑竹,“节疤少,顶端不能有腐坏,这样的竹子我们称斤买回来,像熊猫一样放着。”接下来就是刮青,烘干,晾晒,接着就削成合适的形状做各个部件,“做一个笼子至少要丢一半的竹子。”高珠全向记者介绍,一个好的笼子关键在细节,“你看接圈那地方的接口,穿孔的竹子眼,这些就是考功力的地方。”

评 从底部看起再转上60°

在广场的另一边,“鸟笼之乡”的近百户居民都拿出自己最得意的鸟笼来现场“摆擂”,争夺“能工巧匠”的称号。大家围在鸟笼边,屏气凝神,紧张地看着走在鸟笼旁、3个给鸟笼打分的人。

担任制作赛主评委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表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鸟笼的好坏主要看原材料和手艺。这些精选挑选的竹子,再加上几十年的老手艺,让这些展出的鸟笼不乏身价上万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明文也是评委,只见他轻轻提起一个鸟笼,先看笼子的底部,把笼子转上60°,轻轻地放下,有些还会弯腰凑近看看,就在本子上记下这个鸟笼的分数。记者上前询问这次打分的标准,王修其解释,这次参赛的鸟笼都是“素笼子”,所谓素笼子,就是只用竹子不用其他任何材料的鸟笼,一些鸟笼为了显示贵重,里面会镶上象牙玉石,就会影响评分,“先看整体效果,周不周正,打磨得好不好,接口隐不隐形,师傅的手艺每一项我们都要打分。”

王明文做鸟笼已经有近20年,他觉得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喜欢这个,现在收入也提升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项非遗项目,只是非遗也面临着年轻人不够热爱的问题,包括他自己12岁的孩子,也没有显出对这行特别的兴趣,“将来要不要他学都看缘分。这行只能手工做,川派鸟笼拼的就是选料精,做工细。”

秀 百年老竹雕出三国演义

昨日在现场,记者也看到很多在现场秀鸟笼的人,100年老竹子雕的三国演义鸟笼,象牙装饰的鸟笼,让人应接不暇。古城镇以传统竹编手工技艺制作的“古城鸟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古城镇党委委员清莉萍告诉记者,我国的鸟笼主要有四个流派:川派、京派、苏派、粤派,其中以川派鸟笼最为常见,因款式众多、质量上乘、技术含量高而备受人们喜爱,“我们古城镇的鸟笼以川派为主,是川派鸟笼最杰出的代表,已被评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镇上有100多户人做鸟笼,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集中在指路村和花牌村。”

据了解,未来在花牌、指路两个村的农民新型社区将分别规划一个20亩以上鸟笼产业集中发展区,每个集中发展区入驻鸟笼大户60户以上,吸收鸟笼制作大户等以土地整理和农房自建的方式入住集中发展区;还将建古城鸟笼文化展示及交易中心,以鸟笼产业为主体,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完整的养、驯、饲、栖、赏产业链,培育出具有古城特色的花鸟市场。

成都商报记者 曾灵 雷浩然 摄影记者 张士博

活动

蜀绣传承人收徒 多是90后

成都商报讯(记者 曾灵)“我是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昨日,蜀绣传承人郝淑萍在文殊坊主题分会场举行了收徒仪式。20多名蜀绣爱好者拜过郝淑萍,接下她手中的针线,为传承蜀绣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非遗节期间,文殊坊主题分会场还将举行蜀绣传承人孟德芝、羌绣传承人杨华珍的收徒仪式,扩大非遗节在社会的影响力。

在昨日的拜师仪式上,20多名新徒弟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郝淑萍希望通过他们这群年轻人、这代新鲜血液的注入,让蜀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她说,“该拿的荣誉我都拿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掘和培养真正热爱蜀绣的年轻人,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我现在的学生中,‘90后’就有18人,希望在年轻人身上。”她说,“这辈子就干蜀绣了,我要一直绣到绣不动为止。”

声音

成都漆艺3000年历史 诗人赞叹

昨日上午,诗人汪国真到成都文殊坊参观了成都漆艺,有着3000年古蜀文明的成都漆艺工艺让汪国真赞叹不已。站在挂满“非遗节”彩旗的成都漆艺工坊店里的展示柜前,工坊的李厂长向远道而来的汪国真介绍一款款工艺的名称,汪国真在一个供观赏水盂前长时停留,小鱼在黑色的盂底绘满花草的水盂里悠然游弋。当得知成都漆艺工坊坚守古老文明坚持不用化学油漆,因其无污染无毒无害小鱼方可以安然存活时,汪国真不住点头。成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成都漆艺工坊店里有不少已故大师们留下的铭刻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漆艺佳品,让汪国真驻足流连。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拍拍动”使用方法: 苹果、安卓手机用户可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拍拍动”下载安装。打开“拍拍动”,将摄像头对准有“拍”字标记的图片,图片即可动起来!

新闻推荐

著名砍价师 助你“砍下”房车家居家电

核心提示2013年7月6日,成都商报在成都首开先河,一场全行业联动,集合房子、车子、家居、家电的大型砍价会(简称成都商报7·6砍价会)即将登陆蓉城。这不仅是一场跨业联动的消费盛宴,还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消...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