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榕珍菌业让食用菌在广阔市场中“生长”

四川日报 2012-11-21 17:25 大字

干烧杏鲍菇作为2012年6月17日“神九”航天员太空第一餐中的一道主菜,而今可谓家喻户晓。

杏鲍菇有“菇中皇后”美誉,菌肉肥厚,具有杏仁的香味和如鲍鱼般的口感,还含有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但作为一种珍稀菌种,杏鲍菇受季节限制,产量也并不算高。如何使其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是令所有相关企业头痛的难题。

通过技术创新,成都榕珍菌业有限公司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途径。公司如今已实现了包括杏鲍菇、真姬菇、猴头菇等食用菌的产业化生产,年鲜菇产量达万吨。

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生产“开路”

在郫县唐昌战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里,占地300多亩的榕珍菌业厂区呈现出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规模化生产景象: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毗邻而立。厂房内容纳着菌种、制袋、GMP净化接种、智能温控培育、智能温控出菇、检测和包装等7大类100余个现代化生产车间。

走进车间,只见每个车间大门上都贴着流程执行情况记录表。产业工人悉心照料着9万多个杏鲍菇菌包,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每一项操作步骤。已经成熟的杏鲍菇从出菇房里一车车运出来,再经整理包装检测后源源不断地运往市场。

“2011年,公司通过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实现每亩产值57万元!”公司董事长李宗堂认为,西部拥有丰富的食用菌产业资源,但种植仍停留在传统小农户模式。要真正走进市场,走入千家万户,就必须推动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依靠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榕珍菌业在成立之初,就将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开发视为了核心目标。

要达成目标,公司选择了同高校进行联合研发。与西华大学专家教授合作,公司完成杏鲍菇工厂化规模化开发项目,并于2010年得到成都市科技局立项支持,2011年得到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榕珍菌业依托规模化的流水生产线、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三股合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终于打造出西部首家标准化、规模化、周年化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年鲜菇产量达万吨。

技术创新为质量安全“护航”

杏鲍菇要实现产业化生产,必须要有菌种质量的稳定性作为基础保障。然而目前行业内食用菌菌种的生产、保藏、销售和使用环节缺乏管理,劣质菌种导致减产、绝收的事件时有发生,因菌种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等事件也时有出现。

“质量不稳定是食用菌产业化道路上的最大风险。”李宗堂算了一笔账,榕珍菌业平均每天生产6万袋菌种,两个月将生产360万袋,按2元/袋的直接成本计算,一旦菌种质量有问题,将可能造成72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只有通过科技手段突破瓶颈,才能将产业化的道路真正走稳。公司技术团队经过两年刻苦攻关,从菌种资源收集、鉴定、保藏、扩培等防止菌种退化的关键技术入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和检测菌种,将目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方面成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集成创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菌种质量保障技术体系,确保了整个工厂化杏鲍菇生产的稳定和安全。

技术攻关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杏鲍菇出菇稳定性达到98%,商品菇比例由原来的88.7%提高到91.3%。在项目成果全面应用的2010年,公司实现食用菌销售收入1.2亿元,较项目实施前的2009年提高了50%,实现利润2000余万元,较上年增加了100%。

科技厅点评:

如何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不是一个新课题。依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却是榕珍菌业带给这一课题的新解法。榕珍菌业的道路,为全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样本。

本版撰文 刘川 熊筱伟 李宇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尹昌龄与慈惠堂 办慈善创出扬琴堂派

在成都梓潼桥正街北口与布后街附近,一条短短的小巷在周围林立的高楼掩映下,并不起眼。然而,这条名为慈惠堂街的小巷在90年前,却是成都最大的民办官助慈善机构“慈惠堂”总部所在地,街巷也因此得名。近...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