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碧红张彧希文图泡菜是未来食品每人每天食用
□本报记者 陈碧红 张彧希 文/图
泡菜是“未来食品”、每人每天食用200克以上的泡菜才是科学饮食习惯?这一看似荒诞的说法,或将成为现实。
7月17日在郫县举行的“乳酸菌与酱腌菜产业新技术推介会”上,12项围绕改良泡菜生产制作工艺的创新技术首次集中展示,吸引了来自云贵川的40多家大中型泡菜企业前来。
不使用防腐剂、添加剂,去亚硝酸盐,是吸引这些泡菜企业的关键。由于产品标准不规范,泡菜总是与高盐、添加剂、防腐剂等食品安全问题联在一起,这也成为四川泡菜产业化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推介会上,一场以新技术回归产品本质的战役已经打响。
过度调味,让四川泡菜变了“味”
高盐腌渍、脱盐加工,是传统泡菜企业的常用生产方式。“但这样生产出的泡菜,和老百姓家中腌制的自然发酵泡菜有很大区别。”
四川蜀国有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丁乙解释说:经过这一过程,不仅容易导致亚硝酸盐过量,泡菜的有益微生物、营养成分也会完全脱离。“可以说当前市面上销售的泡菜,八成以上仅是调味泡菜而已,甚至就是盐菜。”
由于脱盐后的泡菜会失去应有的香味、色泽和口感,还必须添加各种香料和防腐剂,这又为食品安全增加新的漏洞。
此外,脱盐过程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水进行清洗,造成水资源浪费,有的企业还将清洗后产生的盐碱水直接排放出去,造成环境污染。据测算,在正常情况下,清洗一吨泡菜,将排放出5吨盐碱水。有时企业为达到国标,还要进行二次清洗。
事实上,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算真正的“四川泡菜”。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传统的四川泡菜是属于发酵类 “冷加工”制作的蔬菜产品,其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得蔬菜中含有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辣椒素等成分可以被完整保留,对人体非但无害反而益处颇多。
要真正让小泡菜成长为大产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绕不过去的“坎”。
回归本质 技术改良打开新市场
当天的新技术推介会上,一家来自省外的泡菜龙头企业也专门赶赴成都,采购新技术成果。
“生产质量不稳定,无法生产安全产品,已经让我们当地的泡菜企业从当初的100余家减少到60多家。”该企业负责人许新军表示,目前国内就只有成都研制推广出了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新技术。
这种技术是利用乳酸菌复合发酵剂低温发酵来生产泡菜。在采用这类新技术后,丁乙公司的产品,盐分从过去的20%降低到7.5%-10%,生产周期从过去的2-3个月缩短到30天,色泽均匀、口感鲜美,且保存性明显提高,如今不少大型食品企业都成为了丁乙的长期稳定客户。
一份来自成都市泡菜协会的报告显示,当前的成都市场上共有各类大小的泡菜企业50余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2011年,全市泡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占比全省40%以上。全市除中心城区外,7区12县都在发展泡菜产业。“这些新的技术,或许能让我们打开新的市场,改变企业发展滞缓的困境。”许新军说。
“关停并转”泡菜行业也需“大洗牌”
新技术的正式推广,对于泡菜产业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利好。但改变的关键,却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监管体系的加强。作为传统泡菜产业的重要生产地,成都拥有大小泡菜生产企业、小作坊等上百家,如何在整条产业链上“扭转”生产习惯?
“你什么时候见过泡菜产品有溯源体系的?”丁乙的反问,让人从中看到端倪。一些发展较好的泡菜企业厂家认为,目前泡菜产业应像猪肉一样尽快建立溯源体系,从农户领种、育苗、收割到产品入池、出池销售等各环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体制,而制定和实施监管体制的政府部门,也应当由农业、卫生、环保等多个部门参与。
“或许整顿泡菜行业还应当像当初治理煤矿生产企业一样,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业内人士建议,面对上百家泡菜企业的生产现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生产规模,来控制生产企业的数量,让资源小的企业进行合股合并,这样既便于政府和市场的监管,同时也能为整个泡菜产业腾出更大发展空间。
此外,政府还应尽早建立入市、质量认证标准等,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该淘汰时就淘汰,从源头上真正治理好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保障隐患问题。
新闻推荐
成都96家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质量专项调查结果出炉本报讯(记者石小宏)9月6日,成都市卫生局向社会公布了今年对成都96家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和质量专项调查结果,综合检查排名最高的是成都三...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