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的逆行者”于成 “他不是在工作,他是在玩儿命”

成都晚报 2018-08-10 09:20 大字

于成

出生于1962年3月,毕业于泸州医学院。曾任攀钢职工医院任妇产科医师、主治医师,成都市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业务副院长,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任副院长。现任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主任。1999年5月荣获第二届成都市卫生局系统“十杰青年”称号,2010年6月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每次灾难降临之际,我们总能看到一群跑向120救护车、冲向前线的人,在漫天瓦砾中向伤员施救,“无论条件多艰险,生命线不能断”的使命永远督促着他们勇敢!勇敢!再勇敢!

这,就是急救人。作为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主任,于成通常是跑在最前头的人。用同事的话来说,“他不是在工作,他是在玩儿命!”此次在首届“成都骄傲——大美医者”评选中,于成成为了获奖者。

医者之仁

妇产科“一把刀”转行学急救

2004年以前,于成是妇产科界的手术“一把刀”,深受病人信任,同时他还身兼着成都市妇产科医院业务副院长的职务。

但是2004年,他却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了投身到成都刚刚起步的院前急救事业。“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用手术刀只能拯救一个生命,只有当我们筑牢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防线,建立便捷快速的院前急救体系,才是城市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保障。”

比起驾轻就熟的临床一线,院前急救有很多需要于成从头学起的地方。于是他拿出钻研临床业务的劲头,梳理成都院前急救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向同行取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在他的带领下,现在急救中心年接警量已接近百万次,救护车派车量每年以6%比例递增,被国家、省、市政府部门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4·20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

医者之勇

“你出来,我身体瘦,我来!”

“不要怕,我和你们一起。”于成不到1米7的个子,体重100斤不到,但谁曾想,5·12汶川特大地震来临时,一句半是命令、半是安慰的话,让同事们感受到他黝黑瘦小的个子里还能迸发出超乎常人的胆量。危难时刻,于成要求调度员坚守岗位。

时任市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组长的亢文超回忆,当时办公桌上的电脑都倒了,在摇晃那一刻,大家都在跑与不跑间犹豫。“当他说了那句话后,大家的心都稳下来了。”亢文超看见大家一边哭一边接求救电话。于成陪大家一起坚守,即使在地震摇晃最猛烈的时刻,120生命热线也没有中断过1秒钟,求援消息源源不断传递进来,一波又一波地传送出去。

当山崩地裂还未完全平息,于成已驱车赶往重灾区彭州查看灾情。在通讯中断的那片死寂里,他往返100余公里,将重要灾情信息带回中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刚回来,顾不上吃一顿饭,他又立刻出发前往都江堰看灾情。在聚源中学,他和赶来救援的重庆搜救队一起为拯救每一个孩子全力以赴。“你出来,我身体瘦,可以进得更深一些!”在塌陷的救灾现场,他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缨。回顾当时的情景时,于成说:“其实我也想哭,但是想到有孩子被压在下面,我没有时间害怕……”

医者之义

不知前路 也得往前冲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芦山地震发生。急救中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旦发生灾情,大家都要第一时间前往中心待命。“我知道地震的第一时间就出门了。”可没想到还在半路的他还是被于成打来电话“训斥”了一番,“你在哪里?你怎么还没到!”而等苗挺到单位时,于成早就随着救护车奔赴灾区了。“我只要10分钟就到了,可他为了救灾,连10分钟都不给我。”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传来,曾经历无数次急救抢险指挥的于成再次主动请缨,带着突发性耳聋的病痛前往震区。“他不是在工作,他是在玩儿命!”苗挺说,他根本不知道前路的情况就往前冲……此次出省救援,成都市急救中心在黄金抢救时间里救治伤员300余人,转运伤员10余人,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新闻推荐

老天爷爱上“变脸” 本周依旧“阳光+阵雨”

突然天晴,突然暴雨。川剧的变脸,可不只出现在剧场里,也出现在成都的上空。8月5日午后,前一秒还晴空万里的成都市区,突...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