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 将“一棵大地菜”铸成一张“国家名片”
——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巡礼
□李三水 图片由彭州市农发局提供
2015年12月4日,热闹的菜博会刚过,农业部的一份文件让外界再次触摸到彭州热度:农业部将携手四川省政府共建国家级彭州蔬菜市场。这标志着,依托濛阳镇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彭州蔬菜市场,正式晋级为“国字号”。在全国,这是仅此一家。
一座菜市场升级的背后,正是彭州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转型升级的写照。从2009年被定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到创建现代农业重点县,彭州一路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15年一举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更从7大优势特色产业中凭借“一棵大地菜”强势崛起,书写出田野里的绿色传奇。
A
全产业链发力
打造“中国菜篮子”
地处北纬30°神秘地带的彭州,正在将一个梦想变成现实:做西部蔬菜产业领跑者。
大产业,必须有大基地。濛阳镇凤霞蔬菜产销专合社菜农钟义能在集中安置后,从合作社租地约0.47公顷种菜兴办家庭农场,通过“菜—稻—菜—菜”轮作,约每0.13公顷纯赚5000多元。
钟义能背靠的,是近133.33公顷的鑫腾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园区+小农场”这棵“大树”。而鑫腾背后,是更大一棵“树”——从大蒜、莴笋到食用菌、瓜果豆类,彭州围绕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已构建起八大蔬菜生产基地和“一镇一品、几镇一品”的蔬菜生产格局,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约54666.67公顷,产量220万吨,产值更是高达29亿元。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只有15.86亿元,5年几近翻番。
烫金招牌接踵而至。如今的彭州已是中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集“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窝笋之乡”等美誉于一身,还辐射带动近133333.33公顷蔬菜种植,占全川十分之一强。
种好菜仅是第一步。近年,彭州大做转型升级文章,谋全产业链突破——西部农副产品加工园基本建成,永辉物流启运,深圳亿佰家投资公司入驻;4月29日中铁中基 (彭州)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再签约,加工、仓储及冷链物流一体化是主方向。而50公里蔬香大道正将菜园变公园,教游客种菜正成为种都蔬菜主题公园员工的新职业。
将种田变为“1+2+3”的“六次产业”,彭州“大地菜”正被拉长成完整价值链。彭州市农发局负责人介绍,2016年市政府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谋求用3年时间,按“蔬菜产业提升方案”,加快蔬香路环线新型城乡示范带建设,通过工厂化育苗,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商品化处理、冷链物流与精深加工,信息化监控,把彭州建成西部蔬菜领航者,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菜篮子”。
B
大品牌大营销
叫响“蔬菜嘉年华”
尽管还有半年,但彭州市农发局已摩拳擦掌,全力筹办第七届菜博会。
历经6年发展,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已成为全川乃至全国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产业展销盛事。2015年11月1日,第六届菜博会在彭州启幕,逾30万人参加这场“蔬菜嘉年华”,盛况超越历届。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没有大品牌大营销,就只能久养深闺。彭州于是从叫响菜博会突破,以部省共建打造“彭州蔬菜”国家级品牌为契机,擦亮“大地菜”金字招牌。
2010年,四川菜博会永久落户彭州,6年砥砺,已经成为了全国蔬菜产业名副其实的“绿色峰会”。随着一届届峰会的成功举办,彭州“天然大地蔬菜”不断叫响大江南北。同时,还创建“龙门山”牌无公害蔬菜、“三界莴笋”等100多个农产品品牌,“彭州大蒜”“彭州莴笋”斩获国家地标认证。14大类200多个品种的彭州菜远销30多个省市、港澳与日韩及东南亚地区。
为掌握话语权,彭州2013年发布“中国·彭州(雨润)蔬菜指数”,是继山东寿光之后全国第二个蔬菜价格指数,成为中国蔬菜一大“晴雨表”。位于濛阳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蔬菜产地交易中心,日交易量超10000吨。
“南有彭州,北有寿光”,全国蔬菜新产销格局已经成形。2010年至2015年,彭州蔬菜产值从15.86亿元跃升至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从6672元增至16319元。这中间,品牌和营销成为关键动力。
交出蔬菜蝶变考卷的彭州定下新目标:到2020年,完成国家级蔬菜产销平台和蔬菜品牌建设;蔬菜种植达66666.67公顷,产量280万吨,产值50亿元;年工厂化育苗能力达6亿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3800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5%,蔬菜生产标准化率95%、质量安全合格率100%、商品化处理率达70%、公共品牌使用率达95%,新型市场主体互联网使用率100%,继续书写农业现代化传奇。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