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艺讲堂有了“孵化”功能
本报讯(记者 李思忆)日前,由本报和四川省文化馆联合主办的第29期“巴蜀文艺讲堂”在彭州举行。以文学创作为主题,邀请四川省著名作家到彭州市文化馆为当地群众讲解散文、随笔与新历史写作的技法。同时,还举办了一次采风和一场针对基层文艺创作者的研讨会。
6月29日起,省文化馆召集了省内外近20名诗人齐聚彭州,在彭州采风创作之余,也针对彭州本土诗人郑兴明的诗歌进行专业研讨和点评。郑兴明是彭州本土诗人,曾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其诗歌《站在新世纪边缘》《那个黄昏》选入《文学概论》和《文学写作》等大学教材。“这是省文化馆今年开始执行的‘巴蜀文化名家孵化项目\’,借助省文化馆的平台,定点支持全省各地的基层文艺创作者,包括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戏曲等艺术领域。”省文化馆馆长赵红川介绍,这也是围绕“巴蜀文艺讲堂”品牌衍生出来的文化项目。
郑兴明是首个入选省文化馆“巴蜀文化名家孵化项目”的基层文艺工作者,彭州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周煜说,“像郑兴明这样几十年坚持以家乡为题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是我们彭州的骄傲,但由于彭州本地文化资源有限,我们一直期待能有省市一级的平台让郑兴明的创作之路走得更远。”
新闻推荐
“十三五”开局之年,行程至半,“天府金彭”交出一份漂亮答卷:今年1—6月,全市工业投资实现58.01亿元,完成率位列三圈层第2位;列入全市重点推进的20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4.55亿元,占年度计...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