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六届四川菜博会:萝卜莴笋遇到“互联网+”

四川日报 2015-11-07 09:12 大字

□周金泉 本报记者 李淼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在彭州市濛阳镇圆满落幕。短短5天,逾30万人参加这场“蔬菜嘉年华”,盛况超越历届;展会涌动科技与创意的元素,实现菜博会推介和举办形式的多个创新。6年打造,四川菜博会成为全国蔬菜产业名副其实的“绿色峰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今年的四川菜博会,吹来了怎样的农业现代化新风?

逛掌上智能菜博会

菜博会展区达6000亩,彭州通济竹笋专合社社员龙伍英逛起来却很轻松——四川农村日报受组委会委托,推出“掌上智能菜博会”,会场随处可见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及时收阅动态信息,还能进入菜博会微网站,浏览菜博导游、商家展示、免费一日游等特色栏目。

龙伍英打开“打害虫奖蔬菜”免费游戏,1分钟通关,获得蔬菜大礼包一份,再玩个AR大屏抢蔬菜,赢得“一元蔬菜超市”优惠券,尽享网络带来的便捷和“微快乐”。借助“互联网+”,本届菜博会在宣传造势和品牌打造上探出新路。

萝卜与莴笋们的盛宴,适时站上了“互联网+”的时代风口。

来自达州的某农业公司负责人林玉松专门找绿度农业物联网专家李小军“取经”。一组探头,一套控制系统,一台电脑,当土壤一“喊渴”,系统就自动喷灌。李小军透露,今年以来农业物联网技术备受热捧,仅在成都他们就帮助建设了7个基地。

“互联网+”与蔬菜产业未来发展,成为热点话题。11月1日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论坛上,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指出,“互联网+”应是搅动蔬菜乃至整个农业发展的“鲶鱼”。从全国农产品流通格局上看,目前仍有80%的农产品流通靠批发市场、15%靠集贸市场、不到5%靠超市,电商比例只有不到1%。在他看来,“蔬菜川军”出川,必须瞄准消费导向,以“互联网+”来推动农业管理方式创新,重塑四川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

打通蔬菜全产业链

菜博会上,集约化智能育苗、现代农机耕作、水肥一体化栽培、露天立体栽培、绿色防控和初(精深)加工等现代技术和理念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农业新风。

瞄准适度规模经营这个转方式核心,彭州凤霞蔬菜产销专合社理事长徐开友近年推行“大园区,多业主”模式,带动8个家庭农场和30个大户适度规模种菜,通过“菜—稻—菜—菜”轮作,亩纯利润5000元。四川圣丰食品公司则通过脱水蔬菜生产线,在高峰期消化周边菜农蔬菜。

面对传统种植业短板,彭州近年陆续引进了南京雨润、福建永辉等4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50余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位于濛阳的四川省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全国第二大蔬菜产地交易中心,日交易量超万吨,2014年交易额237亿元,并启动全国第二个蔬菜价格指数。30公里蔬香路环线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条集蔬菜种植、加工、流通于一体,一二三产业互动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日趋完善。4年来,彭州蔬菜产值从15.86亿元跃升至27亿元,构建起“南有彭州,北有寿光”的全国蔬菜产销格局。

2014年,四川省蔬菜种植面积达1973.2万亩,产量4069.3万吨,产值1042亿元。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表示,要借助四川菜博会平台不断提升四川大地蔬菜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助推整个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快递员逆行惹车祸法院判老板赔钱

本报讯(记者刘春华)快递员在送快递过程中,驾驶无牌三轮电动车逆行与另一电动车相撞,交警认定快递员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但快递员随后起诉老板要求赔偿损失,并得到了法院支持。这是为什么?2月22日,成都...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