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彭州蔬菜为什么需要一个“龙门山”?
□本报记者 冉倩婷
2月4日,立春,彭州市的田间地头一派收获的景象。收上新鲜莴笋、蒜苗等蔬菜的当地农产品公司,正在快速将其打包、贴上标签发往全国各地。标签上的“龙门山”商标非常显眼。“龙门山”蔬菜区域公共品牌,这个商标已经注册15年,却一直面临尴尬:知晓度远远不及“彭州蔬菜”这个老百姓口碑“品牌”。凭后者,彭州产蔬菜已经占据我国三北地区、成都、重庆乃至华中、江南一带大量市场份额多年。既然如此,彭州蔬菜还需要这个叫“龙门山”的蔬菜区域公共品牌吗?“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在彭州市农发局副局长王代春看来,即便“龙门山”品牌的知名度不如“彭州蔬菜”高,坚持贴上“龙门山”商标也是非常必要的。
区域公共品牌带来10%的收益增长
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调查发现,“彭州蔬菜”的知名度,多存在于采购商、经销商这样的“业内人士”间。真正的消费者不一定知晓。如果通过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做大彭州蔬菜在消费市场中的口碑,收益约将增长10%。
而且,由于彭州蔬菜质量较好,单价一般比同类产品贵。这就导致了一些商贩拿不是彭州产的蔬菜当彭州蔬菜卖。因此,以商标品牌销售,不仅是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更是维权的必要之举。
此外,统一商标销售,可以促使更多蔬菜产品经过包装、保鲜等处理后再销售,延迟腐坏时间,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彭州市蔬菜产销协会会长陈孝建以菠菜为例,未经包装的菠菜只能保鲜2-3天,经过包装后拉长至7天,极大地减少了贱卖情况。“彭州蔬菜大多是绿叶菜,从这点上来说,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既然品牌会带来如此好处,为什么不直接沿用“彭州蔬菜”,而要另外注册“龙门山”?原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蔬菜”二字不能作为商标进行注册。
公共品牌的意识亟须加强
陈孝建说,“龙门山”的尴尬,关键还是对区域公共品牌塑造、推广力度不够,欠缺品牌营销的长远规划。王代春则认为,抱团不紧是“龙门山”品牌在外打不响的主因,“彭州蔬菜名声在外,不愁销路,很多种植者和销售商没有使用公共品牌的意识。”
尽管在彭州市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当地几家大中型农产品销售公司都坚持使用“龙门山”商标,但每年几十万的品牌营销费用,也让公司期盼“整合发力”。
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品牌突起之势的“兰州高原夏菜”或许会给彭州提供一条可循之路。根据王代春在兰州的考察了解,兰州以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引导检测达到相关标准的蔬菜贴上当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兰州高原夏菜”商标再销售。
“‘兰州模式\’的可操作性在于‘法律依据\’和当地政府下的大决心。”王代春分析,兰州当地政府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农产品追踪溯源的条款为依据,强势推动当地蔬菜的品牌化进程。“这条法律依据的要点就在于,如果不贴商标、不打品牌,溯源实际上难以实现。”而这一招,正切中“龙门山”品牌在外推广乏力的要害。
面对国内各个正在想方设法崛起的蔬菜品牌,“老大哥”彭州也许必须抓紧时间了。
新闻推荐
成都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近日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核心提示成都用水高度依赖都江堰灌区,如无法增加供水能力,成都主城区在2018年的用水需求就将超限。李家岩水库建成后总库容1.72亿立方米,多年平...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