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庭栋:移民造就巴蜀文化的“兼容”
□本报记者 严芳
6月7日,由四川日报和省文化馆主办的第十八期巴蜀文艺讲堂在彭州市文化馆开讲,著名文化学者袁庭栋向听众讲述了《巴蜀文化的主要特征》。
袁庭栋认为,巴蜀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出的兼容,他引经据典、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巴蜀文化汇纳百川、发展创新的诸多特征。
【实录】祖先变“蜀道难”为“蜀道通”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种种文物都表明,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聚于此。考古成果表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与外地有了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尤其是处在秦岭以南、长江以北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
四川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部分人都被误导了,李白更多的是写政治而非地理。
古代巴蜀的确交通不便,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变“蜀道难”为“蜀道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如今,川北还有很多古栈道遗迹,全世界种类最多、记载最全的索桥也都在四川。
丝绸之路的例子也能佐证“蜀道通”的说法,现在发现最早的古代丝织品的实物,考古学家一致认为是成都的产品。
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移民
秦统一天下后,将许多北方人遣送到四川,这些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历代王朝中,凡是中原出了乱子,从统治阶级到平民都往四川躲避,因为四川四周是山,相对安定。刘备、诸葛亮曾在成都建都,他们和他们统治的20多万人都是外省人。
唐宋时期,成都处于全国经济文化前列,却因战争遭到大规模破坏,明末清初四川的战争长达80多年,直到康熙时期,四川的战争才基本结束,而彼时四川人口减少了80%。战乱结束后,清政府号召18个省的人民移民四川,这一过程持续了60余年。到今天成都东边还有60万客家人,是最典型的移民。“湖广填四川”后,四川还有一次大规模移民:抗日战争时期前方很多党政机关、重工业、学校撤到四川,著名的绵阳南山中学前身是抗战时期的国民六中,抗战结束后,许多人留在了四川。
开放兼容的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表现出以移民文化为载体的开放、兼容特色,处处可见。比如四川方言是以湖广话为基础,融合各地语言特征形成的,西昌话带有河南特色,而川东方言和湖北话基本一样,四川方言中的词汇也有许多源于湖南、湖北方言。“湖广填四川”带来了玉米、红薯、土豆,这三大原产地美洲的农产品,尤其适合在四川丘陵地带种植。移民文化带来的成果我们今天还在享受,川菜、川酒、川戏都是移民文化的产物。
茶馆文化也与移民文化密不可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巴蜀,他们既不是亲戚也不是老乡,但要共同修桥铺路、开发家园,于是茶馆作为一个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出现了。在茶馆里要一杯物美价廉的茶,可以从天亮坐到天黑。唱清音、说评书,移民文化让茶馆蓬勃而生。
成都的客居名人,如李冰、诸葛亮、杜甫、陆游等等,虽然都不是成都人,但却被成都人纪念着、崇拜着,甚至祭祀着。如果说只是纪念某一个人,那或者是一种偶然,但如果是一个系列,那展示出来的就是一种值得发扬的包容、不排外的精神。
四川不仅欢迎外来人在此安家乐业,四川人也敢于并乐于走出去。“在川是条虫,出川是条龙”,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绝对,但从侧面反映了四川人开放的文化心态。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有人说那是因为四川人多地少,我却认为是因为四川人没有闭塞保守的观念。巴蜀文化的开放交流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不排外,另一方面自己敢于走出去闯天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放兼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冉倩婷)10月20日晚,2015成都时装周在成都彭州市精彩启幕,围绕“时尚就是生活”的主题,本次时装周将持续到10月25日。活动期间,主办方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服装设计师举行专场发布会,涉及近30...
彭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