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车厘子熟了 汶川空气中都透着香甜

四川日报 2014-05-27 13:15 大字

5月25日早晨,成都初夏的一场大雨,让闷热的空气有些许凉意,本报“龙门山地行·发现新味道”大型网络互动公益营销活动采访组一行驱车80公里前往汶川,继续寻找龙门山新味道。

车过紫坪铺水库开始出现拥堵,沿途大量的自驾车队前往汶川,进入县城的自驾车队排起了长龙,他们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行——甜樱桃,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车厘子”。

每年进入5月,是汶川当地种植户最为繁忙的季节,漫山遍野的车厘子点缀着这个川西小县城,就连空气中都透着丝丝的甜意。

□本报记者 童胤淞 阳帆文/图

海拔1500米造就难忘甜味

海拔1500米左右的汶川县雁门乡芤山村,这个周末特别忙碌,来自成都、重庆、绵阳、德阳等地的自驾车挤满了上山的公路,不少游客在车厘子地里欢喜地采摘车厘子。来自成都的朱女士对记者说:“这里的车厘子果子又大又甜,简直甜过初恋。趁着周末带孩子来品尝,体验采摘的乐趣。”

细数全川车厘子的产地,除了汶川外还有汉源、九襄等地,但为什么偏偏就是汶川的车厘子如此大受欢迎呢?

“车厘子对气温、光照、降水、海拔等自然条件有较高要求,而汶川恰恰能够满足车厘子生长的多种需求。”汶川乐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朱亮一语解密。据介绍,汶川,地处川西高原,年光照时间超过1700小时,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之间,每年4月进入车厘子挂果的时节,长时间的光照让车厘子充分接受光合作用,在体内积聚大量的糖分,较少的降水让昼夜温差大,糖分更容易储存,使之含糖量高达24%。眼下,正是位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车厘子大量成熟的季节,随后,从河谷地带再到高山地区,车厘子将陆续成熟,一直持续到6月底。

漫步在车厘子地里,高大的车厘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车厘子,糖分的大量聚集让很多车厘子呈现出深紫色,随手摘下一粒放在嘴里,轻轻咬开,香脆感顿时袭来,齿缝都充满了甜味,弥漫整个口腔,回味悠长。

可口车厘子带来大批游客

地处山上的芤山村因为车厘子难忘的甜味聚集了大量的人气。汶川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车厘子成熟的季节,汶川都会迎来庞大的旅游

消费群体,除了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外,深度体验羌族文化也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我们县可以说是被车厘子带活的,车厘子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采摘、品尝,还将汶川的文化旅游特色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来自南充的游客陈鹏一大早就带着20多个朋友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芤山村,“就是来吃车厘子的,其他地方都不去了。”陈鹏一行人直奔主题。记者看到,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他们或是拍照留念,或是上树进行采摘,与果树来一次“亲密接触”。

车厘子的甜味让芤山村这样的小山村成为汶川旅游的新景点。循着这一诱人的美味,隐藏在这里的其他美景也被游客发掘出来。龙溪东门寨与水磨镇、三江景区、萝卜寨景区相比,2012年才开门迎客的东门寨名气小很多。然而,走进东门寨,处处都能感受到羌族文化的踪迹,石头砌成的墙壁上画着羌族的图案,羌族建筑旁边清澈的河水哗哗流过。而最关键的是东门寨是一个开放式景区,不收门票,游客不花一分钱就能感受羌族文化魅力。不少游客采摘车厘子后,随即又驱车前往距离县城20分钟车程的东门寨,感受纯正的羌族文化。

据汶川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夏季最热的时节这里的温度也不过20多摄氏度,还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链接

红白豆腐乳 2天热销200余坛

“还有红白豆腐乳吗?我订购6坛。”5月23日,成都市民苏女士在看了本报“龙门山地行·发现新味道”——《什邡红白 小镇美食诱惑》之后,打进热线电话订购红白镇特产豆腐乳。“去年别人送了我一坛,吃完后一直想买,看了你们的报道得知能在你们这里购买,就立即打电话订购。”苏女士说。

自5月19日,本报联合省旅游局启动“龙门山地行·发现新味道”大型网络互动公益营销活动以来,受到读者、网友的各方关注。不同于以往的活动,本次活动中,除了记者实地探访龙门山沿线的土特产品,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呈现美食的制作过程外,更整合本报“川报购”平台,将沿线搜罗到的优质土特产品放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这一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无缝对接模式,受到读者和网友的热捧。

5月23日,本报采访报道小组一行来到蓥华山下的红白镇,为读者带回高山水土滋养的豆腐乳、豆腐干和红白茶,特别是每年冬天用高山泉水和在山区特定温度下才能制作出的红白豆腐乳受到热捧。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去冬该镇制作的豆腐乳只剩下易氏腐乳的300坛,销售完毕后只能等到明年1月才能购买到。经5月24日本报报道后,成都一餐馆老板立即赶赴当地购买了50坛,短短两天时间内易氏腐乳的300坛就只剩下100余坛。不少读者和网友表示,豆腐乳勾起了他们对于传统食物的美味记忆。在成都工作的胡先生通过“川报购”订购了红白豆腐乳,称先买一坛尝尝,好的话将购买一批送给朋友和单位同事,并称赞“川报购”这种从原产地到消费者的模式,不仅能让读者品尝到舌尖上的美味,还能通过报道看到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本报采访报道的继续,将为读者和网友带回更多龙门山沿线的名优特产和不为广大游客所熟知的景区景点。本周,记者将走进汶川、理县、茂县,眼下正是车厘子成熟的季节,若想品尝新鲜的车厘子和龙门山地其他美味,不妨登录川报购(http://shop.scdaily.cn/)或者拨打电话028-86968354,订购属于您自己的舌尖上的美味。

(记者 阳帆)

■报网互动

龙门山寻找美食网友“求更多”

春末夏初,无数美食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走入人们的视线,而在四川,有一个藏匿了众多珍鲜的地方开始被人关注。5月19日,四川日报、四川日报网联动省旅游局启动“龙门山地行·发现新味道”大型网络互动公益营销活动。截至5月23日,已有100余名网友参与活动讨论,相关报道的网络阅读量达14万人次。

“求攻略”是网友对本次活动最集中的反应。新浪网友“花嘟嘟422”在微博上说道:“川报这次搞的龙门新味道发现之旅还多有意思的,我最喜欢看这些好吃好耍的了,以后可以按图索骥。”还有网友要求介绍不那么热门的地方,新浪网友“久保饭团”称:“希望四川日报再多介绍一点不那么出名但是又好吃的东西!”

“分享”则是本次活动的另一个关键词。5月16日,四川日报官方微博发出“龙门山地行·发现新味道”网友体验的征集令。目前,已有两名来自成都的网友跟随四川日报记者到彭州市和什邡市体验了寻找美食的旅程,并分别在四川日报网上发表了随行游记,分享感悟和攻略。推荐美食的网友也不在少数,腾讯网友“瓜瓜”就推荐了 “剑门豆腐宴”:“堪称‘豆腐的满汉全席\’。”新浪网友“安崇民”感叹道:“‘曾经多次品尝石磨手工出来的花豆腐干\’,记忆里都香!”

(四川日报网 文婷)

新闻推荐

全省首个现代旅游法治教育培训基地启用

本报讯(记者罗向明)11月6日,彭州市现代旅游法治教育培训基地挂牌并进行首期培训。省旅游局法制处负责人表示,这是全省首个现代旅游法治培训基地,将对依法兴旅有重要意义。今年来随着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