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这个合作社育苗种植配送初深加工记者赴约彭州市丰

四川日报 2012-10-29 17:35 大字

这个合作社,育苗、种植、配送、初深加工……

10月25日,记者“赴约”彭州市丰碑村。车子左转驶离105国道,顿时置身绿色海洋,莴笋,莴笋,还是莴笋,这片40万亩“大地景观”,是西南最大的莴笋基地。“约”是三界丰碑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光辉发出的。9月,记者同他一起远赴山东,考察寿光蔬菜产业化的发展经验。那时,他就邀请了记者。

为啥到丰碑村?老钟说,丰碑合作社育苗、种菜、配送、初深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完成了闭合,堪称成都蔬菜合作社中的NO.1。

这不得不令人怀疑。

□本报记者 王怀 张守帅

偶遇

“江湖救急”乐山同行

驶离国道后,经过若干个村庄,仍不见丰碑踪影。可见,这个村的地理位置不算优越。

拨打钟光辉的电话,三次均未接通。多方打听后找到老钟住处,可是他不在家。经女主人指路,记者终于在丰碑村合作社将他“逮个正着”。

老钟连连致歉,“手机忘在车上了”。此时,他正忙着“借苗”给乐山同行。“借苗”人刘奇龙是乐山一家大型农业企业的采购经理,“国庆期间雨水不断,不少菜苗烂在地里,为保订单,只有‘江湖救急\’了。”

他的皮卡车,装满3万株白菜苗。乐山与彭州不过相距200公里,难道 “十一”期间天气差距那么大?老钟邀请记者走进他的育苗基地,近万平方米的3个大棚,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明白了吧,我是温室育苗,他是大田育苗。”老钟笑着说,育苗,以盘为单位,每个泡沫盘分成135格,菜苗就从里面长出来,3个大棚一年可以出售菜苗800万株。

亮宝

合作社里的高科技

老钟的合作社,果然颇具规模,因为合作社的牌子与另一块牌子——蔬菜鲜切加工厂并排挂着。

在一个鲜切厂房内,几台机器似乎很久未动了。老钟启动电源,机器嗡嗡作响,他顺手拿来一根黄瓜放进机器,另一端,厚度均匀的黄瓜切片落了下来。

他不无惋惜地说:“设备是从台湾买来的,原打算切割后包装下,提升产品附加值,现在搁浅了,进不了大型超市。”原因是,超市需要他提供农产品加工执照,“目前国家没有初加工执照,只有精深加工的,我们条件不符合。”

不过,与鲜切加工厂相邻,老钟放着更大的宝贝。那也是一家企业,名叫顶能食品,由丰碑合作社与江苏顶能公司合资成立,总投资2000多万元。蔬菜上市旺季,顶能食品的脱水机器将飞快运转,消化一时卖不出去的蔬菜。

“那个设备,是美国进口的。”老钟哈哈大笑着说,虽然合作社不是很宽裕,但还是有站上高端的那么点意识。

他的栽种机也是如此。将育苗托盘放在机器入口,半分钟内,自动完成填土、挖坑、埋种、喷水、掩土等程序,理论上一天栽的种苗,可够100亩地使用。

三台机器,代表了育苗、初加工、深加工的三个环节,加上种植这一块,老钟的合作社完成了产业链的聚集。

算盘

近期实施“倍增”计划

记者采访时,正碰到丰碑合作社配送蔬菜。在350平方米的冷调库前,合作社销售经理郭明生指挥村民理菜装车。

绿色的菜筐里,有蒜薹、二荆条、西葫芦……一车至少要凑够三十个品种才行。这车菜,专门配往成都富士康工厂。

丰碑合作社的配送客户,最大的一个是家乐福。合作社的3辆车通常四五点钟就出发,这样才能赶在八点钟前开出成都三环路。

据介绍,丰碑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2000多亩,算上合作社组织联系的菜源,每年外销上亿公斤。老钟对现在的发展势头还不满意。他打算修建一个新的冷调库,将育苗温室的面积翻上一番。

中午吃饭,借着酒劲,老钟又比划着打起算盘。“不要小看育苗,如果一株只赚一分钱,一亩地赚三十元,市场只要彭州及周边蔬菜面积的十分之一,那将是多少收入?”他伸出一把手,那代表500万。

这个周末,老钟邀请了川农大的教授来给农民讲讲育苗的奥秘。

●记者手记

现代农民让人刮目相看

老钟,不到45岁,一脸黝黑,文化程度不高,做过一二十年的菜贩子,那些年的街头吆喝声中不乏他的存在。

他是个本分的农民。他有个卖菜的诚信记录,与一个陕西客商供货5年而未谋面。对方钱打来,这边货发去,有时对方手紧,也发货。5年后,客商终于找上门来告诉老钟,不是没比较过,你发的货分量从来不少,而且价钱适中。

不计较、敢吃亏的老钟,后来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又发起成立蔬菜合作社。

老钟还创造了若干第一。比如,他的合作社利用确权颁证的成果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90万元,这在彭州是第一单;又比如说,村上购买蔬菜保险,每亩不多,8.2元,但是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病虫灾害,农民将不会赔得一塌糊涂。

保险这个事,让他看透了个趋势,有此作为保障,适度规模经营将是蔬菜种植业的未来方向。于是,合作社跑到绵竹,流转土地600多亩,抢占先机。

去年,他包下一辆专车,组织合作社理事会成员,远赴昆明考察。村民分成小组分头行动,晚上开碰头会交流收获。村民大开眼界,带回了水培等种植方法。

老钟是现代农民的缩影,他们爱土地,值得鼓励、值得扶持、值得另眼相看。

新闻推荐

四川省两家救助管理站成国家一级救助管理机构

本报讯(记者刘星)记者日前从省民政厅获悉,四川省一批救助站被民政部授予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救助管理机构称号。其中,成都市救助管理站和乐山市救助管理站被授予国家一级救助管理机构称号。根据民政...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