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应复尽复 未来将转型应变
羊西线改造效果图
成都16457家建筑企业15974家复工
2个缺口
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年水泥需求量约3500万吨,本地企业仅能满足37%的需求;
全年钢材需求量约900万吨,本地企业仅能满足33%的需求。
11个服务组
促进全市建筑业全面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分片包干对口服务区(市)县。
1个对接平台
“成都市建材与劳务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协调周边地区保障砂石、水泥等建材供应。
◎当前,成都正在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成立专班扎根基层,帮助企业纾危解困。
◎日前,成都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张樵;成都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马平;华润集团驻四川区域工委书记、首席代表、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吴秉琪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解读成都“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中,建筑专班进驻企业的重点工作,同时也“解码”了成都建筑业复工复产的新机遇与新动能。
建筑材料不足 【咋补缺】
迅速上线供需对接平台
一周前,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传来捷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屋面钢结构封顶,多功能体育馆金属屋面封闭断水。项目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耽误进度,反而较原定计划提前完成了建设目标。
“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是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受春节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项目在施工原材料供应、劳务建设者人数等方面都曾出现短缺。”吴秉琪说,如何既确保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不出问题,又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完成预计节点,“这对我们是很大的考验”。
这也是成都建筑业普遍面临的考验。为促进建筑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成都市住建局成立了11个工作服务组,分片包干对口服务区(市)县。
“23个处级服务专员蹲点重点企业项目,5个行业协会服务中心企业专班、2个综合保障、问题集中研判专班,将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张樵告诉记者,截至3月17日,全市建筑业专班共收集发现问题1300余个,90%问题已解决。
这些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建筑材料的供应。据张樵介绍,成都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年水泥需求量约3500万吨,本地企业年产量约1300万吨,仅能满足37%的需求;全年钢材需求量约900万吨,本地企业年产量约300万吨,仅能满足33%需求,对外依赖度较大。
而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市住建局在疫情期间紧急开通上线了“成都市建材与劳务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协调周边地区保障砂石、水泥等建材供应。“目前雅安、德阳、乐山等地砂石供应渠道已打通,每天向成都提供砂石近6.5万吨”。
项目用工不足也是当前的常见问题。部分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返岗困难,影响企业和项目复产。对此,成都市住建局已统筹40个项目开展“春风行动”,组织专门客运解决农民工“返蓉难”问题。
建筑业复工 【咋样了】
15974家!达到“应复尽复”
重点项目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桩基。
3月9日,成都77个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包括羊西线改造工程、轨道交通等项目。
据张樵介绍,2019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2亿元,同比增加12%;建筑业增加值1225亿元,同比增长4.3%,占GDP的比重为7.2%。
“2020年与2019年相比,1月份正常,2月份按常规偏低”。张樵表示,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将力争达到6754亿元,目标任务同比增加10%。
截至3月17日,成都建筑业企业16457家,复工数已达到15974家,达到“应复尽复”;成都全市建筑工地5318个,复工5310个,复工达到99%以上,复产达85%以上。
建筑业 【后市如何】
危与机并存 将推动转型升级
“成都建筑业科技创新还不够,传统生产模式对人力、材料等依赖度高,复工满产受传统要素影响大。”张樵表示,下一步,要转危为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指导企业优化施工组织方式,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动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培育全程咨询服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另一方面按项目属性分类施策,启动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鼓励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同时储备一批项目,为可持续发展,分类推进城市建设打下基础,逐步消除疫情对建筑业的影响。此外,还要思考提高行政效率、转变管理方式,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此外,受疫情不可抗力影响,项目不排除出现竣工延期、交付延期等情况,因而房地产相关政策也一直被关注。张樵表示,“成都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我们正加紧制定出台办法、依法引导,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田宇
新闻推荐
朋友聚餐,使用公筷夹菜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成都22个区(市)县全部为低风险区,我们熟悉的成都渐渐恢复往日生气。18日,成都...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