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护航安置小区分房工作
本报记者刘冰玉
昨(26)日,记者从成都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办事处获悉,自今年8月以来,该街道办启动拆迁项目安置小区分房工作,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分房全过程引入法律服务和公证监督,通过矛盾纠纷提前调处、法律顾问释疑解难、公证保驾护航三项措施,达到了群众满意、工作圆满的效果。
矛盾纠纷提前调处
记者了解到,在矛盾纠纷调处方面,兴隆街道办事处提前谋划,在安置小区分房前期准备工作一开始,立即全面开展相关矛盾纠纷收集排查,由街道及村(社区)签约律师、街道、村(社区)两级调节委员会积极为群众提供纠纷调处、政策宣传等相关法律服务工作,其间共计为群众拟定了40余份分房调解协议。
法律顾问释疑解难
在法律顾问释疑解难方面,兴隆街道办事处采取法律顾问团队全程参与分房工作。在安置小区分房实施细则制定之初,街道法律顾问团队一同参与,就方案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考虑到此次分房工作关乎群众重大切身利益,该街道办聘请了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对实施事项进行了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的专业风险评估。在整个分房工作中,街道法律顾问参与到对群众的政策宣讲、细则解读全过程,不仅对分房工作进行法律意见指导,对群众开展法治宣传,还在现场提供法律咨询。
公证监督全过程
为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兴隆街道就此次安置房分房全程引入公证机构监督。特别是在安置小区项目房源摇号工作中,公证机构对摇号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进行了网络直播,全程监督并出具公证文书,确保了分房过程和结果公开、公正、公平。
据兴隆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8月启动拆迁项目安置小区分房工作以来,截至10月底,兴隆街道“漉溪河畔”“保水逸苑”两个安置小区两批次分房工作已全部结束,涉及9个村、32个项目、8212套房屋以及群众1万余人。此次分房工作在法律服务的保驾护航中圆满完成。
新闻推荐
如何保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之源? “以一流治理建设一流城市”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在天府绿道跑步、在人民公园喝茶、在夜幕下游锦江……寻常生活中的一幕幕场景,都是成都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