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谋赛与谋城相结合 高标准打造世界赛事名城

成都日报 2019-08-23 05:24 大字

紧接01版 要大力实施健康文明生活培育行动,营造健康运动场景、推广健康休闲方式,让城市在熊熊燃烧的卡路里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要用鲜活生动的赛事语言讲好成都未来发展的时代故事,努力把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持续转化为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把“三城三都”作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经过两年来努力,成都成功举办了世警会,拿到了大运会、世运会等国际赛事举办权。在世界领先的体育市场情报服务商Sportcal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赛事影响力(GSI)国家(地区)和城市榜单中,成都由第89名跃升至第28名。

范锐平指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自信和底气。要以此为起点,瞄准国际重大赛事,以赛为媒、连接世界,全面实施体育场馆设施补短板工程、品牌赛事引进培育工程、职业体育繁荣振兴工程、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工程和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35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体育场馆全国领先、体育赛事国际知名、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资源辐射全球、体育健身蔚然成风的世界赛事名城。

范锐平指出,当前,高标准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要加快推进重大赛事场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布局合理、契合城市特质、满足赛事名城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体育场馆。要抓紧策划重大高级别体育赛事,引进或承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和国际顶级单项体育赛事,全方位提升办赛水平,为成都最终实现“奥运梦”奠定基础。要加强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重塑成都“金牌球市”形象,振兴职业体育雄风。要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构建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引领的休闲运动产业体系,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体育消费需求。要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体教结合,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引育并重、以赛聚才,以专业人才聚集助力赛事名城建设。

范锐平指出,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办好“三大赛事”是成都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大契机,更是对成都提升办赛能力的集中检验。要深入学习、深化研究、全面动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组织、高水平举办,确保把“三大赛事”办成具有国际水准、中国风格、天府特色的一流体育盛会,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新风貌。

范锐平强调,要坚持把“谋赛”与“谋城”相结合,统筹做好赛事筹备和城市建设工作,让“三大赛事”成为提升城市能级的助推器。要开展赛事战略研究,结合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制定符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赛事申办、举办战略规划,为常态化承办国际体育赛事打下坚实基础。要坚持“谋赛”与“兴业”相结合,延展创新赛事经济,促进城市消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生态圈,推动成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开放姿态,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力量互补支撑的生动局面,形成成都申办、全省共建的赛事格局。

罗强对“三大赛事”具体组织筹办工作作了安排。他指出,要站在讲政治、抓机遇、促发展、树形象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意义,凝聚全市力量,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举办好“三大赛事”是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抓手,要突出重点,坚持谋定而后动,注重“三大赛事”的连贯性、长远性,扎实抓好赛事谋划、场馆建设、活动策划、组织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场馆管理水平和办赛“软实力”,打造一套业务能力过硬、专业化水平高、具有国际水准的办赛人才队伍,构建起筹集渠道畅通、资金管理规范、引导作用显著的赛事资金保障机制。要牢固树立“谋赛就是营城,营城就是惠民”的理念,加快建强体育产业、建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构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把赛事筹办同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民生社会事业改善、城市软实力提升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会上,市体育局、龙泉驿区以及相关企业就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作交流发言。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检察院检察长,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参加会议。

新闻推荐

以赛为媒 连接世界 推动成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民在锦城湖畔锦城绿道上跑步健身2018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成都将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生态,进一步提升...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