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活里的每一颗流沙

四川日报 2019-06-21 08:36 大字

从黄河源头无人区到入海口,从民间艺术出发对话人间万象。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历时700天,跨越70万平方公里,把5个中国人的故事,带到成都观众面前。6月13日晚,该片音乐总监、摇滚音乐人苏阳,剪辑执导余曦来到峨影1958电影城参加成都首映和见面会。,致生活里的每一颗流沙。

“纪录片比我想象中有趣很多。”“现在这些民间艺人过得如何?”……首映结束后,观众纷纷与主创交流起来。6月18日,由马灯电影与峨眉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这部音乐纪录电影在全国上映。

□本报记者 李婷

A

3年纪实性跟拍 1600个小时“剪出”98分钟

“手弹三弦我上舞台,我从宁夏的盐池来。”“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挥动百万兵。”《大河唱》记录了一位从黄河边走出的当代艺术家和四位固守土地的民间艺人,他们分别是说书人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百年皮影班班主魏宗富、民营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和探寻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歌唱当下的艺术家苏阳。

除了线索性的主角苏阳外,其他几位主角都是“素人”,他们带着对民间音乐的执着,寻求着与生活的和解。比如甘肃平凉人张进来,他是银川最大的民营秦腔剧团团长。秦腔被誉为“百戏之祖”,源于人们靠天吃饭的农耕、风调雨顺的期盼、敬神的仪式。秦腔唱腔极为独特,虽然包含欢音与苦音两种声腔,但苦音的应用更广,使人们对秦腔留下“其声甚散而哀”的印象。

张进来剧团身处的红花渠是银川外来者的掘金地,交杂着最市井的梦想和欲望,吐纳着大量城市边缘人,不断有人发财,有人离开。他一直希望为剧团找到更广阔的出路,但除了光景好的几年,收入都只是勉强保住剧团。带团不易,从舞台到灶台,从谈戏价到发工资,处处都消耗着他对秦腔的那份坚持。张进来虽生活粗糙,但内心细腻都留给了舞台,爱戏爱得发光。有时,他也会将烦闷借由人物的口抒发,吼出生活的无奈和不认命的力量。

从对镜头陌生到熟悉,剧组3年纪实性跟拍,记录了1600个小时巨量素材,最终剪出98分钟的电影。本片剪辑指导余曦,是一位四川绵阳的年轻小伙儿,代表作有剧情片《盲探》《毒战》。在剪辑这部纪录片时,他根据主线对素材进行了略带戏剧冲突性质的剪辑。余曦表示,他非常希望听到观众对这种略带挑战性的尝试的真实反馈。未来《大河唱》还将推出5集“电视版”,把电影中没有剪辑进去的内容呈现给观众。

B

《冈仁波齐》制片人加盟,影片是清华大学视觉人类学课题

“如果要让我推荐这部电影,那么一定离不开清华二字。”苏阳说道。

的确,《大河唱》幕后除了有出品方马灯电影和峨影集团保驾护航外,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清华大学的视觉人类学课题,主要记录黄河流域的文化。

影片监制雷建军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6年创建清影工作室,长期扶植国内纪录片与独立电影。在业界,他曾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制片人,《无问西东》总策划,《喜马拉雅天梯》制片人,《一张宣纸》导演。而导演柯永权也毕业于清华大学,他风格新锐,主要作品有《水城子》《我从汉朝来》《2306》《话说钱塘江》等。“《大河唱》关注的是河的情感、人的命运,音乐只是选择的一个切片。”柯永权曾回忆这部电影:“漫长的生活,让我们对日子都不再敏感,却更加相信时间的意义。2019年的春天,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沿着那条熟悉又陌生的河走了很久,给她拍了一些照片。当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这条河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其实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条大河。”

苏阳介绍,正是因为这部片子的“清华人类学”视角,因此无论是前期采风、搜集民间艺人信息到最后跟拍,都没有进行过多的戏剧性的主观干涉,而是让采访对象在较为自然的状态下,与拍摄者平视和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唱》制片人包晓更曾推出《大圣归来》《喜马拉雅天梯》《冈仁波齐》,她和团队凭借这三部作品一举创造了国内“动画电影”与“人文类纪录电影”“实验艺术电影”三大类型片票房纪录。这一次,大家汇聚在一起,制作了一部国内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片。

C

为每一颗流沙而唱,和故乡一起摇滚

当然,许多影迷关注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因为苏阳。电影中的大部分时间,苏阳和匆匆走过我们身边的人一样,一身黑衣,隐匿其中。他可能在地铁、在街头、在面馆,与我们擦肩而过。但他的歌声,高远辽阔,始终与在生活的洪流中辗转跳动的每一颗心脏相连。苏阳乐队,成立于2003年夏,是一支极具地方特色的摇滚乐队,一首《贤良》唱出了西北民歌的苍凉与宏大。他的音乐根植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将花儿、秦腔等西北民间的声音,与流行音乐进行嫁接、改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

苏阳回忆,自己做摇滚时却开始关注民间音乐,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听到一首非洲民间音乐,觉得非常震撼,那种感觉就像“被击中”。于是他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民间音乐放在自己的歌里呢?随着进一步搜集和接触民间音乐,起先把民间音乐作为歌曲点缀形式的他,现在已经完全沉浸于其中。

而参与到这部影片拍摄中,与苏阳一个关注民间艺人的跨界音乐项目有关。苏阳介绍,2016年他开启“黄河今流”跨界计划,走访民间艺人,听他们唱花儿、秦腔,把这些采风到的声音,尝试与当代音乐融合。再走出国门,把这些“土地的声音”带到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进行演讲分享。“看着台下上万外国观众享受音乐的热情,让我觉得民间音乐的地域性,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剧组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双方开始合作,于是展开 3年的跟拍。

“所以这部片子不仅仅讲的是音乐和黄河流域。”苏阳说,我们眼中的黄河常常是宽广而壮阔的,但这部电影想要关注的还有黄河里的每一颗“流沙”,它们在流淌的生活中,与土地与故乡是怎样的关系,与河流彼岸的对话,是这部电影最为珍视的部分。

编后

民间艺术也需要当代表达

6月19日-20日,本土文化机构“洁尘书房”“远远的阳光房”在成都峨影1958电影城组织了两场《大河唱》的包场放映。城市的观众与原生态音乐记录电影之间擦出了欣赏的火花。浸润着泥土气息的音乐、音乐人与现代都市的映衬非但不显违和,反而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可见民间艺术也需要有效的当代艺术表达。一些传统艺术因其地域和传播方式的局限面临危境,通过电影这种大众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甚至激发人们更深的兴趣是一条不错的路。此外,酒香也怕巷子深,剧组除了拍好电影,更不遗余力地为它吆喝、宣传,吸引流量,无疑能带来影片、传统艺术(艺人)、观众等几方多赢之局。

新闻推荐

半年不到4万多元 我家座机号悄然“易主” 但缴费的咋还是我…… 电信:因欠费致该号码被拆机,用户未及时取消银行代缴功能

相关扣费情况如果不是燃气费代扣提示欠费,72岁的李先生还发现不了,家里那部早已没用的电信座机的号码,不知何时成了一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