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背后的民生大期许

济南日报 2019-04-10 11:32 大字

□惠铭生

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通知,其中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任务中明确提及,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这个政策让谁受益?无疑是现在在城市务工的人员。我们国家有2.8亿农民工,他们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城市和经济发展上,理应让他们融入城市。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以后农民工在大中城市落户几乎“零门槛”,不再因为无城市户口无法买房,或因孩子入学而苦等“积分”等。

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在以前,户籍宛如一堵无形的高墙,横亘在城乡、地区与人群之间,难以逾越。根本原因在于,那时的户口附加着太多的利益,且总是与公共福利挂钩,比如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有某些特殊的就业、教育、补贴、社会保险等权益。但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城市户口所承载的多种待遇和保障上的“特权”逐渐淡化和减弱,城镇居民和外来人员之间的权利鸿沟日趋被垫平。假如没有商品房限购、子女入学等制度性障碍,一张城市户口本已经不再是“香饽饽”。另一方面,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了,许多城市不断扩张,人口特别是人才的缺口,将会制约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吸附人口、人才便成为一些城市的“刚需”。

近两年来,许多城市都出台各种落户政策,“人才争夺大战”如火如荼:海南省规划7年引进100万人才,武汉市有“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长沙有“人才新政22条”,成都有“蓉漂计划”,济南有“人才新政30条”,重庆有“黄金10条”等等,从户口到工作,再到住房、医保、子女入学,方方面面可谓无微不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很多城市所争取的对象。现在不是城市选择人才的问题,而是人才选择城市的问题。那么,一座城市如何赢得更多人的青睐来落户,恐怕还要取决于诸多因素。

比如,取决于一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这个公共服务包括多方面的,简单而言,就是取决于一座城市给市民的幸福度和舒适度。如房价的高低、入学的难易、道路是否拥堵、是否有更多的廉租房、城市环境是否优美、空气质量好不好,等等。再如,取决于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一座令人羡慕的城市,也必然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能给他人带来希望和财富的城市。这就如同有一位专家所言:一个地方它没有足够的经济产业的话,事实上并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落户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发展产业,不是要依赖于户籍制度来推动产业。这,才是小户口本背后的民生大期待。

不否认,落户限制的取消或放宽,在某种程度上对非户籍人口的落户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还会驱使很多农村居民来到城市落户,从而带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提速。不过,由于不同城市的就业吸纳能力、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故对于人口的吸引程度也会有高有低。对此,一些城市的决策者必须正视。

新闻推荐

成都小游记

仿佛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赵雷的那首《成都》,慵懒的曲风和道不清的情感,暖暖地击中听者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一直想着去...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