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制作近千架飞机模型 记录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

华西都市报 2018-10-25 04:01 大字

记录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 韦克敬老人制作的飞机模型。

看本文视频

扫二维码

“这个是1964年做的,这个是1975年做的……”10月24日下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宿舍内,韦克敬指着客厅柜子里的飞机模型,耐心介绍着它们的制作年代和型号。韦克敬今年已经81岁了,但他仍清楚地记着每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因为那是他最珍视的宝贝。

“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韦克敬本是广西人,1958年从部队转业来到成都,之后便在成都工作、成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在航空模型制作领域赫赫有名的陈应明,之后便跟随他制作飞机模型。“在做飞机模型之前,我对飞机一点都不了解,但是做了60年的模型,我学到很多飞机方面的知识。做飞机模型影响了我的一生。”

60年来,韦克敬用一双手做出了上千架缩比飞机模型,大到按1:5比例制作的一两米长的模型,小到8厘米左右的迷你模型。“别看这些模型不大,制作起来还是很费时的。”韦克敬介绍,做最简单的模型都要花半个月左右,制作大型的、比较复杂的至少一两个月。

歼五甲、歼七、歼十……在众多飞机型号中,韦克敬最喜欢的是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首架飞机和歼七。“他们是世界名机,对回忆当时的历史很有用。”虽然这几年老人眼睛不好,手也不是很灵活,很少亲手制作模型了,但是每天修复模型,仍是他最大的乐趣。

每一架飞机模型,亦代表了一个时代。“从最初仿制其他国家的飞机到自主研发,这些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得很快。”老人通过制作飞机模型记录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他也愿意提供20架左右的飞机模型参加“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时代。

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联合主办“改革开放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以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化。

为筹备展览,现在面向社会公众征集“记忆”。如果你还珍藏着光阴的“老照片”,如果你还保留有岁月留痕的“老物件”,请把“它”和“它的故事”交给我们,让我们共同讲好温暖人心的“四川故事”。成功入选后,还有丰厚奖金哦!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菲戴竺芯实习生高丽

新闻推荐

趣说酒樽:“成都造”引领当时潮流

大爵酒樽主办方供图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说到酒,不能不提酒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