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蓉城 探讨创意经济新未来
7月27日,以“新经济·新场景·新应用”为主题的2018成都创意经济发展主题亲商沙龙活动在成都举行,100位文创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汇聚成都,共同探讨成都市创意经济发展新路径,为成都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成都发展创意经济有哪些优势?目前成都发展创意经济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知名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学者卫青、晓峰演音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许晓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博士胡娜等人。
金元浦: 成都创意经济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理论之父”,他提到,成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绩明显,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从以前的文化旅游产业直接进入到更高的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走向了高质量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虹吸效应,形成了一片具有很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的高地。“在发展创意经济的过程中,成都还出台了《关于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真正把发展创意经济落到了实处。”金元浦说。
金元浦称,在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他最关注的还是成都能否成为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沃土,“互联网及相关高科技是现阶段最先进的生产力,要在这一强势生产力的推动下,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成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我希望成都能成为培育独角兽企业的一片沃土。”
卫青:
发展文旅产业一定要“接地气”
知名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学者、影视导演卫青称,成都有很多吸引他的地方,从历史文化到当下的娱乐、消费文化,甚至成都人的语言特点、精神风貌都让他印象深刻。
“成都要发展文旅产业,我个人认为应该牢牢站在三个基础之上,一是自然地理,包括饮食文化;二是当地人文,一定要有‘接地气\’的文化生态环境;三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卫青认为,成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一定要在本地文化基础上来派生相应的产业,同时要结合成都人当下最关注的需求来切入相应业态,这样才能符合实际。“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或者想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希望和需求,要让他们来决定发展什么样的业态。”
许晓峰:
建议成都注重孵化本土品牌
为助力成都音乐产业发展,晓峰演音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许晓峰介绍了立足成都诞生的“星巢计划”。
“‘星巢计划\’在成都落地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之所以选择成都,主要还是看重成都的音乐人才储备和音乐产业氛围。”许晓峰称,去年签约的两个音乐人和乐队都是成都本地的,这说明成都本地的音乐人才很多,政府支持也为音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总体上来讲,注重原创是成都成为音乐之都必然要做的事情,因此我建议成都要注重孵化本土音乐品牌和本土原创音乐人才。”许晓峰称,音乐人才是音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本地人文,培育出的本土原创人才和品牌,就自然能为本地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助力。
胡娜:
推动文化和科技有效整合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博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部长胡娜是成都人,她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成都在文创产业发展过程中,从早期大概念的文创产业发展走向了具体的产业,做得越来越实,让很多文创产业从业者更有归属感。
胡娜最近一直在考虑的是未来成都怎样通过设计有效整合科技制造业和文化资源,真正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科技说起来很容易,但怎样做好加法却是要花心思去考虑的。在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与科技双方的人一定有联结意识,能够真心诚意,真正走到一起,打造出好的产品。”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庄灵辉
新闻推荐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广阔新空间之时,一个共识逐渐形成:在未来发展中,谁能控制流量和入口,谁...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