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暖心面一份真挚情 社区有个“奶奶厨房”
刘道笠将做好的面条送到老人家里
每周三,黉门街社区小税巷5号院内,总是一片欢声笑语,一群老年人围桌而坐,拉家常诉烦恼,一起做饭。“四妹”是这群老年人的召集人,住在小区一楼。去年5月,在社区和社工帮助下,她把搭建在屋前的阳光棚改成了一个活动室,一来让街坊老人们聚会拉家常,二来做“爱心厨房”,给老人们做做饭送送餐,并把每周三定为活动日……
“四妹”本名刘道笠,说是“四妹”,其实已69岁,这是老人们对她的昵称,年轻人则要喊上一声“四嬢”。社区的社工们为刘道笠的活动室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奶奶厨房”。因为,“四妹”除了召集大伙相聚,平日还要为社区里的老年人做饭送餐,电话一拨,“四妹”从不拒绝,一勺稀饭、一碗面条、温暖人心……
临近中午,刘道笠的电话响了,“四妹,给我煮碗清汤面嘛”。来电的是住在小区四楼的胡大爷,他年过八旬腿脚不便,儿女不在身边,是“奶奶厨房”的“常客”。“等我一下,很快就给你送上来。”挂断电话,刘道笠立马钻进厨房,很快,一碗清汤面出锅了。随后,她和社工一道将面送到胡大爷家里。而类似的送餐上门,刘道笠送了整整一年,有时一勺粥,有时一碟小菜,服务着周围几个院落。
黉门街社区聚集着多个老旧院落,社区的老年人数量很庞大,年龄从60岁至90多岁。社工夏琴琴介绍,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与儿女分开居住,“不少老年人内心比较孤独,奶奶厨房正好能够帮到他们。”“奶奶厨房”建立伊始,83岁的张阿姨几乎从不落下每次聚会。一走进“四妹”的阳光棚,平日少言寡语的她就变得开朗,成为“话唠”,引得大伙笑声不断。
最近,为让“奶奶厨房”持续运转,在社工帮助下,刘道笠决定在小区选一块区域,用简易种菜盆种些菜,一方面能送给年长的老人,二来也可以用来做饭送餐。“我们希望把奶奶厨房当成一个长期项目来做,成为老年人的一个活动中心。”社工冯娇说。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摄影记者 王效
新闻推荐
成都即将开启“双城时代” 咋做优老城“中心” 青羊征集“金点子” 青羊区成都商报联合发起“说出你心中的美丽青羊”有奖征集活动
宽窄巷子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成都将着眼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优化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