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诗歌 现实和诗歌应该如何融合?
城市,让我们诗意地栖居;诗歌,让城市有了斑斓的色彩。在诗歌创作中,想象世界该如何与现实世界融合?这种融合又将怎样促使诗歌创作不断走向成熟?昨日,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座谈会上,20多位中外诗人围绕“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探讨城市与诗歌的关系。
叶延滨(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曾任四川《星星》诗刊主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 网络”; 内容——“生活”。
对这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但生活在城市化的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高兴(诗人、翻译家,现为《世界文 学》主编)
城市在物质上将人类聚拢,同时又在心灵上将人类隔离。这是城市的悖论,更是人类的尴尬和悲剧。而故乡已难以返回了……一旦上路,即便没有约定,你也依然会问:路的那头,什么在等待着我们?这是个未知。于是,你就开始想象。“等待”本身散发出莫名的芬芳,让你忘掉疲顿,可以做会儿梦了。
诗歌,说到底,也是在做梦:试图替代现实,替代城市,成为人类心灵的另一番天地。
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的现实大都已被各种类型的人类加以“开发”,并以各种人类的意愿世俗化了……我想,我们首先要了解和确定我们自己所谓的现实和我们眼前的城市之间的关系,做好定位,我们才有可能展开属于我们自己的想象中的城市与诗歌。
哈瓦·平哈斯·寇恩(以色列著名诗人)
绝大多数的艺术家都蛰居在大都市中,周遭境遇时而跌宕起伏便感物伤怀,时而又如同遁入空门便波澜不惊。城市无非是一个定义的空间,正如外间的大千世界一样影响着诗人和他们的创作。好奇心、创意、诗与艺术是关键词。
杨贝柯(荷兰著名诗人)
诗歌是一座语言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异质体,既可以部分起作用,又可以整体起作用。正如城市包含了使其充满活力的排水、电力和交通系统一样,诗歌包含了隐喻、象征、音韵这些元素。你快速阅读许多日新月异的当代诗歌,就像在十字路口,一辆公共汽车瞬间阻挡了你的视线,汽车离开后,视线变得开阔,十字路口却挤满过马路的人们。
施笛闻(英国翻译家、诗人)
大部分诗歌彰显了地域感,不管是马路、沙漠,还是森林。而诗歌本身也与城市有某种契合。一个诗人写完一首诗后,常回头看看自己创作了什么,他时常需要问自己:寄寓在这些纸上街道的所指究竟去了哪里?它们把这些街道弄成了什么样子?
新闻推荐
9月14日,民生银行成都分行走进西南民族大学,为该校近400名大一新生,就银行卡知识、移动支付风险防范、防范校园贷、个人信息保护及征信知识等方面,开展了专场金融知识讲座。据悉,此次活动是民生银行成...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