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拳治水 让这座城市 因水永兴盛

成都日报 2017-07-11 02:59 大字

治理后的四斗渠迎宾大道段兴隆湖每天都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观游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重拳治水,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

为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成都治水十条”推进重拳治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成都治水十条”),提出了针对性强、治理力度大、实效性高的十条“重量级”举措。

在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当下,重拳治水,一头关系着城市发展,一头牵动着民生福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让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尽快“告别”黑臭水体,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让“水润天府”盛景尽快显现,成都全力以赴,绘就治水蓝图;专家把脉开方,指引治水方向;市民有目共睹,获得治水红利。

防止新增排污、反弹排污

督促完成污染成因及污染源排查工作

纵观成都历年治水措施,“成都治水十条”作为成都现行治水政策的加强升级版,以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强化三水共治,致力解决十类问题,充分体现了成都治水的决心和力度,对于构筑水生态文明,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作为“成都治水十条”中的重点内容,黑臭水体治理一直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当前,成都的治理力度如何?未来是否将放“大招”?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各责任区均委托第三方对确定的黑臭水体进行逐河逐口污染源排查,共查出719个下河排水口排污。各责任区针对污染成因,按照“截污、清淤、输配水、深度生态治理”等技术要求,对每一段黑臭水体都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治理方案,通过市政设计院组织的技术审查后,按照相关建设程序开展治理工作。

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档”要求,各责任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台账,将辖区内河渠总数、长度、黑臭水体数量、排污口数量、污染源覆盖区域及针对性措施纳入台账内容,做到完成一个污染源治理,销号一个污染源,完成一段河渠治理,销号一段黑臭水体。

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后日常管护工作的通知》和《成都市河渠水环境检查考核细则(试行)》,要求区县落实主体责任,保障管护资金,健全管理体制,充实管护队伍,防止新增排污、反弹排污,确保水质达标。

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719个排水口排污治理措施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整治效果评估与查漏补缺。“接下来,将按照“成都治水十条”要求,督促指导各郊区(市)县抓紧完成首批查明的243段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及污染源排查工作。”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实施再生水利用方案

推进雨污分流全覆盖

在中心城区河渠环境用水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为多渠道增加环境用水,成都市正加快实施再生水利用方案,尽力补充河道环境用水。

根据“成都治水十条”,成都市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年推进方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8万吨/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230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625公里,改造老旧管网420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166公里,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71万吨/日,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610吨/日,做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主次管网、污泥处理处置“三个全覆盖”,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由污水处理向再生利用、由重城轻镇向城乡统筹、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行“五个转变”,全面提升成都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根据“成都治水十条”,成都市将推进雨污分流全覆盖。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和2016年累计完成36个老旧院落雨污分流改造,2017年结合老旧院落改造计划同步实施76个院落雨污分流、管网纠错、病害管理改造。郊区(市)县城市建成区2017年将新建污水管网137.16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8.97公里,改造合流制污水管网14.55公里。2018年将新建污水管网288.14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139.75公里,改造合流制污水管网104.69公里。2019年将新建污水管网200.46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274公里,改造合流制污水管网46.89公里。

鼓励社会公众监督

力促形成全社会治水合力

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是成都治水的核心。如何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治水合力?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做法是要在江河湖库主要位置设置河长公示牌,主动公示河长姓名、职责、江河湖库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全市计划设立8640块,各区(市)县正抓紧设立。”同时,积极引入新闻媒体、志愿团队参与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公众为治水工作“找茬”“挑刺”。

同时,成都市将依托“互联网+”模式,开设“河长制”管理门户网站,开发“河长制”管理APP平台,将河湖数据、河长档案、巡河信息、管理制度等情况纳入信息管理平台,实行“一键化”管理;将整合防洪、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水环境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和大数据库,利用两年时间完成127个水质自动检测站建设并投入运行,实时掌握河道水质变化情况,有效监管沿河排水户排水行为。

专家声音——

公众参与水治理塑造现代人水和谐关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建华:

通过“成都治水十条”的强力推进,可以预期全市河道水质将持续改善,河流生态逐步恢复,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有序分布,将进一步大幅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供水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助于形成结构完整、功能协调的供排水格局,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将显著提高。同时,成都在重拳治水进程中,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通过治水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打造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清洁生产实现源头减排;二是切实强化水治理的基础能力建设,以入河排污口监管、城区河流水质监测、水源地水质监控为重点,建立起覆盖从地表到地下,从陆域到水域的一整套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网络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治理模式与机制,推动成都市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问题的有效解决;四是切实加强信息公开,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新媒体监督作用,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阎星:

“成都治水十条”大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良好水体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病害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工程,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成都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勾勒了一幅清晰明了的路线图。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构建河湖生态水网体系,塑造城乡水生态风貌,有利于弘扬蜀水文化,提升成都城市功能品质,塑造现代人水和谐关系,营造宜业宜居宜商的人居环境。

要完善公众参与水治理的制度建设,及时准确披露各类水环境信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健全公众监督制度,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公众共同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格局。

市民声音——

郭广兴与梁沁夫妇:

与碧水清流做邻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成都水环境治理成效,市民有目共睹,体会深切。

绿树成荫、渠水清澈,苏坡六斗渠附近的居民在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清新的河风。“苏坡六斗渠这边自从进行了雨污分流的整治后,水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再也闻不到臭味了,治理不仅让河道美观,更发挥了实际的效用,希望这样扎实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多!”家住武侯区花龙门社区的居民陈俊辉见证了苏坡六斗渠治理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黑臭水体治理,我们彻底“告别”了家门口的臭水沟,现在与碧水清流做邻居,生活质量确实不断在提高。” 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碧水流淌,河堤两旁,芙蓉树长势正好,三角梅开得热烈,香樟树为过往行人撑起了一片片绿荫。看着不时擦身而过的夜跑邻居,郭广兴与梁沁夫妇感慨良多,“我们沿河居住的市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水环境治理为我们带来的实惠。”

没有臭水沟,汛期不被淹,是围机沟周围居民的两大愿望,如今,这两个愿望都已实现。“现在的围机沟和过去的围机沟是大不一样了!围机沟修深修宽后,基本消除了周边居民的洪水隐患,同时,我看到沟两边引发污染的直排式厕所被取缔了,水污染治理得很好,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以前看到沟里的水都不舒服,现在看起来赏心悦目。”家住三河社区十二组的村民廖建茹对身边的水环境治理赞不绝口。

伴着凉爽的河风,去绿道散步健身,已成为了摸底河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之一。“我们九几年刚搬到摸底河这条排洪渠旁的时候,臭气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现在治理了后,河道两岸都重新打造,我们靠河边的住户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住黄忠金沙公园东社区的宋湘麒偶尔会沿着河道旁的步行绿道散步,使用健身器材,累了便坐在休闲椅上吹吹清新的河风。

本报记者 胡清 摄影 张青青 胡大田

新闻推荐

大数据与法治政府建设座谈会在蓉举行 全方位构建政策体系 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记者刘奕锋)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7月8日,由省社会科学院、省县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大数据与法治政府建设座谈会在成都举行,邀请相关...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