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音乐治疗师:用“看得见”的歌为特殊儿童疗伤

成都商报 2017-07-10 03:01 大字

“春,春天有桃花,还有樱桃花,都是粉色的。春,春风吹过来,风筝和纸飞机,被我们放飞……”6月23日,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期末学科展示活动上,培智班的孩子们演唱了这首《四季之我见》。

这首简单的歌,“作者”是一群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儿童,这首歌,也是成都乐聆公益发展中心的音乐治疗师为孩子们做了两年音乐治疗后的一次“成果”展示。

2010年,王露洁参与成都市流浪儿童心理音乐治疗项目,目前正与同伴王维迦、吴育霖为数百个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做音乐治疗。

“看得见”的歌 “连接”孩子与四季

尽管排练了两周,孩子们仍记不住歌词、跑调,但都认真地盯着纸板上的歌词,个性活泼的欢欢(化名)还加上了大幅度的动作。“对,可以,怎么记得住怎么来。”排练时,王维迦微笑着鼓励孩子们。

“我们刚接触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有的没有语言表达,有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吴育霖说,两年时间,每周一次的音乐治疗,让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改善。《四季之我见》这首歌的创作,是个漫长的过程。“每到一个新的季节,我们就一起为这个季节写几句,旋律是孩子们随意地哼唱,终于把四个季节集齐了。”吴育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是一种孩子们和四季、音乐的“连接”。

“我们会跟随他们的节奏,去选择音乐。”王露洁说,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觉察到,好像有什么东西与我有关,会观察、注意,这就是连接。

音乐治疗让孩子们感受到信任

2010年,王露洁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硕士毕业,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正值成都市救助站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针对流浪儿童心理干预项目,导师高天受邀来成都指导后,推荐了王露洁,从那时起,王露洁开始在救助站做流浪儿童心理音乐治疗干预。

王露洁说,自我保护机制让流浪儿童习惯性撒谎,“而在音乐的辅助下建立信任感,孩子们会愿意讲实话”,音乐治疗体验能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包容和被支持、接纳。

2014年,王露洁、王维迦和吴育霖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音乐治疗的公益机构——乐聆,乐聆的流浪未成年音乐心理干预项目,曾获得成都榜样“十佳社工项目”、民政部“首届全国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三等奖”。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摄影报道

音乐治疗是个系统的专业

“知道这个专业的人太少了。”王露洁也是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讲师。1997年,音乐治疗被引进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在全国首次开设音乐治疗专业。2004年,四川音乐学院也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目前全国有10余所大学开设这一专业。在四川,从事音乐治疗的有数十人,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超过20人。

“不好学”,这是王露洁对音乐治疗人才缺乏原因的认识,因为要求能力全面——音乐专业素质、音乐专业治疗培训、心理学和医学,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培养一名专业音乐治疗师,成本巨大。尽管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专业,但并不意味着有现成东西取之即用,王露洁说,“需要音乐治疗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每个特殊孩子都是有差异性的,不可能用同一种方式,音乐治疗师得凭经验去揣摩”。

新闻推荐

钟书阁成都分店的销售业绩让掌门人震撼 开业仅一个月 已有再开分店的想法

钟书阁掌门人金浩钟书阁资料图片钟书阁资料图片开栏语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塑造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形象,就要不断培育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与品位,而推进全民阅读、...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