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 “复合型书店将是未来潮流”
当我们谈起城市文化时,我们总是先想到这座城市的代表书店,这里是人潮涌动与思想交汇之地,无数的新知和缜密的思维从这里破土发芽。对于爱书和爱旅游的人来说,日本、中国台湾都有风格独特的书店和书店文化,如本日茑屋书店和中国台湾的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当地文化地标一样的存在。
在昨日举行的亚洲书店论坛上,有百年历史、被誉为中日文化交流桥梁的岩波书店以及中国台湾好样本事书店也应邀参加。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了日本著名学者,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好样本事社长汪丽琴,听他们畅谈实体书店的转型、在电商的冲击下突围的经验。
成都 新与旧融合 不可思议
1913年,岩波茂雄(1881-1946)在东京神田神保町创立了一家以贩卖及出版旧书为主的书店,即岩波书店的前身。此后,岩波茂雄刊行了夏目漱石的小说《心》,正式进军出版业。100多年后的今天,岩波书店已经成为日本著名综合性出版社,出版范围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文学、儿童文学等领域。
“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早就听说成都历史悠久,果然是名不虚传。”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是一名中国通,会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我早晨跑步到了猛追湾附近,这里就是老城的气氛,很多人在街头悠闲地锻炼。亚洲书店论坛又在市中心,成都有繁华的一面,也有老城区的古旧,融合在一起是不可思议的感觉。”
在马场公彦看来,此次亚洲书店论坛讨论书店在当下的地位以及对城市文化的意义,这是种新鲜的摸索。马场公彦说,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独特的书店文化,但随着经济萧条,大量有历史的书店倒闭,而中国目前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们不止满足于物质消费,城市居民对新的信息要求增多,这就表现在追求文化方面,特别是追求书籍文化,“如何开发书店文化,对城市、对市民、对未来文化的需求都有重要意义。”
岩波书店 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冲击巨大
在亚洲,日本的书店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电子阅读,网络购书等现象的强势来袭,日本的实体书店也受到冲击。马场公彦表示,在日本,网络书店也越来越多,“以亚马逊网上书店为主的网络书店,在全日本销售书籍总量的占比达到了20%左右,他们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
网络书店的兴起,也让岩波书店今后“将以电子书籍的形式去推广东亚文化。目前,我们以中国的大学图书馆为中心,例如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等,推广我们的电子书籍。此外,软件的开发和推广也是重中之重。”
来到成都的马场公彦也对言几又的装修、设计和藏书颇感兴趣,“日本也有这样的复合型书店,并且越来越多,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仅卖咖啡,也有文具、工艺品、画廊、小吃、音乐厅等等。”马场公彦说,在日本,这些以书籍为中心的书店被称为“文化便利经营社”。
好样本事书店 13平米书店 被誉为全球最美
相对目前动辄几百近千平米的书店,位于台北的好样本事仅有13平米,却在各种文艺书店扎堆的台湾异军突起,曾被美国知名艺文网站Flavorwire选为全球20间最美丽的书店,成为台湾唯一获选的书店。网站形容它:实用又充满怀旧的优雅,一如我们理想之船的船舱。
此次亚洲书店论坛,是好样本事社长汪丽琴第三次来到成都,“每一次来都不一样,成都给我很多惊喜。”开西餐厅起家的汪丽琴,原本把这个小地方当做仓库,用来堆放餐厅器皿和杂物。热爱读书和旅行的她,每次出国总会带回各式各样纪念品和书刊杂志,仓库里的东西也越堆越多。2009年,她心血来潮,决定展售长久以来收集的大量藏书,并搭配其他收藏品来做摆设,“仓库”摇身一变,成为现在的好样本事。
汪丽琴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以前的书店就是传统买书的地方,但她开始做书店时就已经转型了,“读者在看书的时候可以了解到许多艺术生活思想,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现在网络很发达,如果人们可以在实体书店接受到让生活更美好的提案,那么就会觉得很有趣。不管是阅读、音乐、旅游,都能在实体书店找到这些范畴。”
成都商报记者邱峻峰 实习生 朱玲玲
新闻推荐
现代服务业在成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报资料图记者谢明刚摄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要着眼于对现代社会城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