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戒吼”应成家长的必修课

德阳晚报 2017-05-18 11:47 大字

4岁女儿晚上坚决不洗脚,怎么骂都没用,今年3月初,韩女士无意间发现了成都人徐炎(化名)发起的“全力吼叫,不如温柔拥抱”30天线上打卡活动,就报了名。全国总共有150余位家长参与“戒吼”打卡活动,不过至今还没有一位家长成功打卡满30天。(5月17日《成都晚报》)

为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或在教育子女时,不可避免会遇到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情况。特别是当孩子不遵循父母的规定和要求,父母的反复提醒、警告也不听,触动到父母怒气那根弦的时候,简单、粗暴地对孩子吼叫成为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

父母的大声怒吼,或许在短时间之内的确能起到效果,使得孩子规矩起来,不敢违背父母的意志。但这并不具有长期效果,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样的问题和错误,孩子还会继续犯,陷入“孩子犯错—父母怒吼—孩子犯错”的恶性循环之中。因为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很多时候压根就没有认识到、意识到错误。

事实上从教育角度说,父母长期或经常性对孩子吼叫、发脾气,这是无能、失败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吼叫,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恶化,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进而让孩子不敢或不愿把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或感受或秘密告诉父母,甚至让孩子觉得吼叫的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凶最坏的人。而且,这容易让孩子感到孤单无助,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甚至影响孩子以后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父母把对孩子吼叫当成家常便饭,有时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也会学着父母用更强烈的方式或对父母吼叫,表示自己心中的不满,让孩子从小就变得暴躁、易怒、霸道,也让场面更加失控,逼得父母选择体罚来制止孩子的逆反冲动。千百年的家庭教育经验已经表明,棍棒之下不一定出孝子,也可能出逆子。

笔者以为,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用温和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心灵之中,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讲道理,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孩子的言行,让孩子从内心明白道理,从根子上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这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同时,父母要用坚定、严肃的态度,给孩子立好规矩,严格执行规矩。所以,“戒吼”应成为家长的一门必修课,广大家长需要好好修炼、慢慢修炼,争取早日修炼成“零吼叫父母”,从而更好、更科学地教育孩子、陪伴孩子。

新闻推荐

四月份五十城市土地均价创近七年新高

置业顾问向民众推荐商品房户型。中新社记者韦亮摄4月份土地市场成交走势有所降温。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5日数据显示,受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为109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5%,同比减少10%。“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