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如的养生之道
□马晓燕
曾经在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文学创作研讨会,与我一同参会并住同一房间的是位风度优雅、思维敏捷、健康快乐的业余女作家。
都说“人如其名”,这话用在她身上恰如其分。她有着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张碧如,碧玉一般,很精致。从她的身上,我一眼即看出她当年的风华绝代。她本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我第一眼见到她,以为她还不到60岁,其实她已经70岁了。
后来,当我告诉她我的猜测时,她像孩子般开心:“我真的有那么年轻吗?”我肯定地点点头,她愉快地笑了。她告诉我,她今年已经70岁了,大外孙都读研了,最小的女儿也比我大。
随后几天,不时有和我年纪相仿的作家叫她“张大姐”,她都美美地应着,我能看出她发自内心的开心。谁不希望自己年轻呢?碧如老师年轻时就喜欢上了写作,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大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在各大报刊发表,作品还多次获奖。去年,碧如老师把自己曾经发表过的作品整理后,结集出版了一本书。
碧如老师说她年轻时身体一直不太好,最严重的一次医生放弃了治疗,但她却依靠信念,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回忆说,得病时,她才30多岁,想到3个女儿还小,怎么能丢下她们不管呢?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她战胜病魔。病好后,她坚持锻炼身体,几十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身体也就越来越好,越活越年轻。
这一点,我从几天来与她共同的生活中体会到了。
十月的北京,清晨薄薄的清寒让人格外贪恋温暖的被窝,但碧如老师每天早晨六时准时起床,穿上从成都带来的练功服,跑步、练功一小时后,又准时回来。有两天早晨特别冷,我穿着大衣都觉得寒意不时袭来,但碧如老师仍然坚持锻炼,我很佩服她的毅力。
她胃口极好,也让我好生羡慕,她每天早餐要吃两碗稀饭、两个鸡蛋,外加一些糕点。至于中餐、晚餐胃口也让我和文友们佩服不已。
她的睡眠质量也不错,入睡极快,我形容她是头挨着枕头就能睡着,还发出匀匀的鼾声。
几天下来,我对她说:“我终于知道你身体好的秘诀了。”
碧如老师喜欢穿高跟鞋,一双漂亮的红色高跟鞋凭添出几分妩媚和时尚。在我的印象中,70岁的老人很少有穿高跟鞋的。我虽比她小近一半的年纪,但论走起路来,我跟不上她轻快而富有节奏的步伐,她让我着实体会到什么叫“健康”,什么才是“活就活出个精气神”。
碧如老师兴趣广泛,还喜欢唱歌跳舞、诗词朗诵,是成都市老年协会的会员。研讨会结束那天晚上,有一场联谊晚会,碧如老师第一个走上台,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动情地朗诵了一首诗《昨天、今天和明天》,那一刻,我为她感到骄傲,把最真诚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
研讨会最后一天,是北京大学的石博士给我们讲国学讲座,其间有一个互动环节,由参会的作家、文友们提问题,石博士和参会者均可作答或阐述自己的观点,气氛很热烈。碧如老师没有提问,只是讲:“虽然我已是一名70岁的老人,但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觉得每天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快乐,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对文学的追求也永不停止,但前提必须是自己是健康的,这种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唯有这样,才能有精力去写作。”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8月4日电(记者杨迪)四川省出台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将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设施、交通、能源设施、信息和民用空间设施、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充分激发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