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奇葩证明”要系统性简政放权
□时言平
备受公众诟病的“奇葩证明”,终于开始在各地走上清理整顿的道路:河北衡水公安局日前透露,经过反复梳理,目前已不再出具健在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证明材料;四川成都也在近日开启了民生领域证明材料集中清理工作。
类似证明“你妈是你妈”的“奇葩证明”怪胎,终于要逐渐从公共服务体系中剥离出来了。这对于公众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而从网间舆论来看,民众除了给两地着力取消无谓证明材料的举措点赞,更是期待着类似的简政放权改革能够在各地迅速启动,早日结束办证“长征”,解放被各种繁杂手续、冗余证明捆绑的民生。
荒唐证明和证明过滥的问题,绝非孤立存在,它不仅存在某个职能部门、某个地方,更是广泛存在于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奇葩证明”早有曝光,问题却久治不愈,以至于成为沉疴旧疾,并呈现出蔓延之势。要从根本上治愈“奇葩证明”痼疾,恐怕关键还在于治理方向的转变:即在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由被动的各个击破,转而寻求系统性地解决。
从基层公安机关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年来民众到派出所要求开具的证明种类名目繁多,其中大部分应由其他部门予以调查证实,转嫁公安机关开具并无法律依据。而这种局面的造成,除了审批事项太多之外,还在于职能部门角色定位不清、职责分工不明,表面上看是职能部门间的相互核实,实质上却是责任的相互推诿。对民众办事要素材料以及办事流程缺乏必要的梳理,履行自身职能时缺乏明确的清单,那么职能部门的工作难免陷入混沌状态,而证明材料泛滥成灾甚至奇葩荒诞,也就无可避免。
因而,只是公安机关等某个职能部门依法取消了某些证明,或许并不能从整体上破除“奇葩证明”困扰民生的问题。行政服务是成体系的,那么破除“奇葩证明”自然也要进行系统性地求解。只有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性地简政放权,梳理民众办事的要素材料和规范办事流程,捋清自身的职责清单,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从源头上减少对证明材料的需求,民众为各类证明材料跑断腿的现象才能得以终结。
当然,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体系,在民众办事要素和服务流程上删繁就简的同时,还需要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有效联动、互联互通。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行政服务岂能停留在手工时代?信息已经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快速流通,又何苦让办事民众跑腿奔波?建立公民信息共享的体系和机制,不仅于民便利,对于职能部门而言,也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清理整顿“奇葩证明”,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值得肯定。但深受证明过滥过度困扰的民众,更期待着治标之后能深化治本。而治本之策,则在于按照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打破行政“堡垒”、联通信息“孤岛”,通过从源头上梳理办事要素和服务流程,明确权力清单和职责要求,系统性地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治愈“办事难”的行政痼疾。
(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成都9月10日电(记者陈地)9月10日,记者四川省人民政府举行的发布仪式上获悉,随着当天1500万人口特大城市成都建成“全光网城市”,标志着四川21个市州全部完成“全光网”建设,成为“全光网省...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