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整治高校领导腐败 须动真格

德阳日报 2013-12-20 02:10 大字

□胡乐乐

据12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的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近日被纪检部门调查。知情人士透露,安小予被调查的时间大致在12月11日。其涉案的原因与其长期分管的川大基建、后勤业务有关,亦与该校投资逾26亿元、规模庞大的新校区江安校区的建设工程有涉。

随着高校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高校逐渐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新华社记者调查获悉,近年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已查处多起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且大多数都跟基建有关。比如,今年以来,全国高校系统被调查的官员就有多人。其中,仅仅四川一个省,就有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院(校长)长邹世凌,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和党委书记张忠元等人先后“落马”,案情大多涉及学校后勤和基建。

高校与政府部门相比较起来,一般都会认为是“清水衙门”。然而,高校事实上并非没有“油水”。尤其是在大型工程建设方面,负责基建的高校领导干部,贪腐的机会很多,数额也不会太小。从工程的招标,到工程的监理,再到工程的验收,这一系列的过程,打点高校的相关领导干部是承包商必做的功课。道理很简单,掌握权力的高校领导干部有权决定谁承包、谁监理、是否验收合格。在这其中,各种各样行贿、受贿、索贿看得见的明规则和看不见的潜规则就大行其道。

更严重的是,行贿成本会被变相列入工程预算。任何一个商人都不是傻子。如果行贿成本不列入工程预算,那么商人就得自掏腰包,利润就会大幅减少。由于公办高校的基建资金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因此承包商的行贿资金事实上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换句话说,高校领导干部在工程建设上所受的贿其实是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亦即自己作为内部蛀虫贪腐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领导干部的工程腐败可谓监守自盗,性质十分恶劣,亟需有关部门联合起来,全面清查、重拳出击、严厉整治。

进一步来说,领导干部的工程腐败只是高校腐败的冰山一角。毋庸讳言,高校的腐败是多方面的,而不只限于工程建设。招生录取、人员招聘、职称职务评聘等都有机会腐败。从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开始往下,但凡手握一定权力的高校领导干部如果自身要求不严,或多或少都能贪腐。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反腐,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让我们先来看看英国大学是如何反腐的。多年来,英国高校探索形成了主动预防、过程控制、严惩问责、持续完善、一体化的长效机制。2011年4月生效的英国新《反贿赂法》重新界定了贿赂罪并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促使各高校重新修订本校的反腐政策,推进更为高效的反腐治理。新法扩大了的贿赂罪使高校触犯法律的风险加大,新设的“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罪”同样增加了犯法风险,“商业组织防止贿赂失职罪”意味着倘若高校疏于防范贿赂行为,将会以“防贿失职罪”的罪名受到法律严惩,面临诸如罚款、政府禁止该校开展某些领域的研究、丧失政府与公众的信任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我国高校也实行“三重一大”制度(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但是客观而言,尚不足以遏制高校贪污腐败。这是因为,一方面有的校长或党委书记若强势,仍然会一个人说了算,另一方面会促使由领导干部个人贪腐变成领导班子集体贪腐,恶化高校贪腐。对此,若要严肃整治高校贪腐,一方面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权力的制衡和举报与受理机制的制度化,另一方面则需要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对于媒体报道的高校贪腐,应该一查到底,动真格,绝不姑息。惟其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有效遏制高校的贪污腐败。

新闻推荐

想挑战珠峰吗?Follow me! ——全新爱丽舍600万KM+品质挑战赛成都站火热招募中!

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请铭记这个极点:珠穆朗玛峰!想挑战珠峰吗?Followme!3月22日,“质攀珠峰舍我其谁”全新爱丽舍600万KM+品质挑战赛成都站拉开帷幕,挑战者火热招募中!本次活动,东风雪...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