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赏花正当时
□邓亨禄
京都是我向往已久的日本千年古都。人间四月,我们乘车去京都。京都古称平安都,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将国都迁到这里,定名为平安京。1869年明治政府将国都迁往东京。京都作为国都的历史有1075年之久。国都迁至东京后,天皇登基,国家大典仍在京都的紫宸殿内举行,故又有“西京”的称号。
沿途最为洗眼的是两旁的山峦上,开满了红黄紫绿蓝各种颜色的野樱花,一团一团的似云似雾,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导游说那是风的杰作,大风把樱花的种子吹落在这里,于是就生根发芽长出大树开出野樱花开出沿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导游还说,要看真正意义上的樱花,还是要到京都。日本的樱花分为早中晚三种,上野的单瓣樱花属于早樱,虽然谢了,但京都的樱花开得正当时,且多是名贵的八重樱和垂枝樱,更加繁花似锦,沉甸甸的花蕾把枝头都压弯了。日本有句谚语叫“樱花七日”,就是说樱花的生命短暂,一朵樱花从开花到全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花从开花到凋谢大约16天,这就形成了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樱花掉落有“物哀”之意,这种破败凄凉诸事无常的悲情是日本传统的审美情趣之一。
听说去京都可以看到开得更加火爆灿烂的重瓣樱花,团友们的情绪一下子由失望变得振奋起来,大有不看樱花就不要到日本,到日本不看樱花会终生遗撼的樱花情结。
车到京都近郊,放眼望去,苍松翠柏之间,弥漫着一团团一条条粉红的白色的樱花雾,楼台亭阁时隐时现,白鹤乌鸦齐飞……京都尚存有1877处寺庙和神社,几乎所到之处,庙宇神社分布在不宽的街道两旁,使京都保持着浓郁的古都风貌。京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市区林木葱葱,郊外田野格外翠绿。沿途看见的寺庙和神社的围墙,都关不住参天的古树,青枝绿叶蓬蓬勃勃地涌出墙头,一群又一群的乌鸦飞落枝头,“哇——、哇——、哇——”地叫着,显得更加凄凉和神秘。乌鸦在日本是吉祥之鸟,因为它很有孝道,会反哺父母,被日本人视为神物而倍加保护。就是在国际大都会的东京银座,也时常会看见它盘旋在摩天大厦之间的黑色身影。
“呵,看见樱花了!”团友中有人喊叫起来。果然不错,穿城而过的一条碧波荡漾的河两岸,形成了红的白的樱花的世界樱花的海洋。车停下来,我们蜂拥而下端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摄起来,满树繁花如伞如盖,花光照人遥相呼应,枝桠伸向河里,花瓣随风飘落如纷纷扬扬的樱花雨,云朵、樱花、房舍、行人、楼台都倒影在碧水中,如入梦境……使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园山公园内,殿宇巍峨,樱花很多,与河边相比,这里大多为复瓣的吉野樱,还有名贵的垂枝樱。垂枝樱枝如柳丝,上面挂满鸡蛋大小的花朵,沉甸甸地在风中摇摆,显得婀娜多姿。园山公园是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在京都赏樱花时,曾去过并留下诗句的地方。当年周恩来到园山公园时,这里就有一棵非常有名的古老的垂枝樱。
日本人喜欢在樱花树下低吟浅唱,特别是写徘句。把徘句形式推向顶峰的松尾芭蕉的《赏樱》应该最有名了:“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此外还可记下他的《山家》:“鹤巢高,山风外樱花闹。”以及《洒落堂记》:“年年樱瓣飞,花屑化作肥。”徘句诗人小林一茶也有名篇《樱花树下》:“樱花树荫下,纵然萍水初相逢,亦非陌路人。”樱花香气很清淡,清淡得站在一棵盛开的樱花树下,闭上眼睛使劲呼吸,就能嗅到一种非常淡恬的气息。日本人还有食樱花的习惯,日本开发过很多的樱花吃法,食用的多半属早樱(山樱),重瓣的晚樱(八重樱)似乎不怎么入选,樱花的花瓣非常轻细单薄,所以做成食物后,所能存留的味道并不多,如樱花手卷、樱花面等,亮点在于粉红的色调。樱花不宜焙烤、蒸煮,这样花瓣难得保持原有的粉红色泽;腌渍、沏茶、风干的花瓣,则可变成一种复古的粉红,十分淡雅。此外,樱花也可入馔,比较典型是“樱饼”。
午餐在樱花河边一家成都人开的餐馆就餐,吃到了久违的家乡回锅肉和宫保鸡丁、麻辣鸡块和夫妻肺片等让人馋得口水长流的四川美食,让我一饱口福。说实话,对于土生土长在川西坝子上的人来说,日本菜真的太难吃了。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5月8日电(记者陈健)公务员过去报考人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而优秀工人、农民一般与公务员考试无缘,这一情况如今有了改变。记者8日从四川省人社厅了解到,四川今年将首次从优秀工人、优秀农民和优...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