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咋没了?
□于猛
四季度向来是土地成交的高峰期。然而,近日济南、南京、成都等城市纷纷出现土地拍卖流拍、底价成交的现象,开发商拿地和报价的热情大打折扣。相比前两年“地王”频出的火爆场面,人们发现,现在的住宅用地市场有点冷,“地王”已不见踪影。
“地王”咋没了?上市房企三季报显示,库存市值已经达到了上万亿元,在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收紧和资金紧绷的巨大压力之下,不少房企开始降价销售。虽然价格下降,但是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不小的距离,销售并不见好转。“面包”不好卖,房企手里缺钱,其上游的“面粉”市场自然也受影响。不少房产商忙于回笼资金,结算贷款及各种开发成本,还款压力使其对土地市场热情不再高涨。更重要的是,面对楼市调控的持续加强,开发商看到了限购、限贷等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放松,拿地更谨慎了。“地王”没了,还说明连续两年采取的加大住宅用地供应量、改革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制度等调控政策正在起效,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深刻的调整。
“地王”暂时没了,但“土地财政”等“地王”的生存土壤还在。一遇风吹草动,“地王”会不会卷土重来、干扰调控?
客观地讲,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长期出现地块底价成交或流拍,土地市场遇冷的风险很可能带来2012年度的投资下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锐减、银行的风险大增,地方政府的财政平衡压力就会增大,有可能通过构筑政策防护墙,扭转楼市下滑趋势。2008年,各地纷纷出台缓交土地出让金、买房送户口等措施扶持开发商,“救市”风潮席卷南北就是例证。
“地王”暂时没了,买地的少了,会不会导致未来房屋供应量的减少?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国未开工和未竣工的住宅用地有52万公顷,按照一般的房屋销售来看,未来2年多的房屋供应问题不大。但从较长的情况看,如果地产市场持续偏冷,可能会造成未来3年后的房屋供应量萎缩,需要对这种情况仔细观察,采取相应对策,防止未来房屋供需失衡。
“地王”没了,让我们看到调控正在发挥效力。但从长远讲,限购、限贷政策总有终止的一天,保障房也只能保障一部分人群,更多的人恐怕还是要到市场上解决住房问题。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趋向理性、楼市调控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抓好土地供给、房地产市场监管等长期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才是当务之急。对于土地财政,更要从形成机制上着手,改变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以及相关财税体制,让地方政府不再沉迷于“多卖地”。
(据11月24日《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邹伟史竞男)记者9日从铁道部公安局获悉,1月8日春运第一天,全国各级铁路公安机关以维护良好乘降秩序、确保广大旅客平安出行为重点,充实一线警力,全面加强站车治安管理,狠抓秩序...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