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腔走板的校长晚宴
“茄花式”,杭州、绍兴等地(可能还不止这两地)往往用这个词形容那种不伦不类,不三不四,非驴非马的行为与事物。对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想到了这个词。
“成都实外”(西区)举行“校长晚宴”,宴请19名尖子生,引来很多议论。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该校校长肖明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是什么?
在该校官网上,有一段视频是该校的宣传片,片名叫“素质教育的窗口,绅士淑女的摇篮”。片子开头,有一个镜头,内容有点雷人:该校门口,高耸着一个类似纪念碑的建筑物,其上嵌有一行竖排的大字:“让成功者的子女更成功”;这应该可以理解为该校的办学宗旨吧?据当地报纸报道:“这是四川省著名校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特级教师肖明华到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当校长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对这顿“校长晚宴”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但是,既然要培养成功者,怎么能把孔子也请进校园?孔子是主张“有教无类”的,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但更多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子路等,甚至还有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而“成都实外”(西区)高调宣布,自己只为“成功者的子女”服务。孔子活着的时候,不是一个成功者,而是一个失败者。他的“成功”,他的贤名,是在死后。把一个生前到处碰壁,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孔子铜像竖在校园里,难道是叫他当反面教员:别学这倒霉老头?
“成都实外”有一个目标,即成为“中国的伊顿公学”,造就出总统、诗人雪莱那样的名人。伊顿公学是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不少学生后来确实成了名人。雪莱是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但他不是一名成功的贵族,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叛逆者。他在伊顿公学遭受过虐待,他进入牛津大学一年后,因出版《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触犯教会,被学校开除,被父亲赶出家门。他的传世名作《西风颂》(其中有著名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同情被压迫者,反对专制,鼓吹革命的。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校长晚宴”的座上宾。
雪莱、孔子,他们的精神本质,跟“让成功者的子女更成功”的理念相去甚远;那么,“成都实外”怎么会把他们也请到校园里来的?这也是当今的一种风气,只要名头响,牌子亮,能吸引眼球,会创造效益,就拿来为我所用;文化精神本质是否冲突,文化理念是否自相矛盾,是不管的。市场就认这个。谁较真谁傻瓜。但是,市场的繁荣,未必是文化的繁荣,更大的可能是文化赝品的繁荣。把两种异质的文化放一个锅里煮,煮出来的,只能是不伦不类的文化大杂烩,是文化赝品,而不是什么文化品牌。
有人会说,蔡元培主政北大时,不也是主张“兼容并包”的?是的,但蔡元培这样做是为发展学术,不是装高雅,不是为了“让成功者的子女更成功”。
在“成都实外”(西区)的官网上,有3张“校长晚宴”的照片,三段文字说明,“文科第一名交流成功经验”、“感动教师的敬业负责精神”、“交流‘精英英才\’”,全是病句。“品味高雅、追求卓越”,口号很贵族,但是,细节上如此粗鄙和草率,哪里有一点讲究细节、一丝不苟的贵族作派?赝品就是赝品,装饰得再好,粗鄙和草率的习性是掩盖不住的。
(据11月27日《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十八岁那年,我妈成了一个流浪的女子。我妈在家里吃不起饭,妈的爹和娘都死了。那个秋天,我妈流落到了我父亲的家乡。我奶奶收留了她,我妈勤快,她担着一担粪,在山梁上健步如飞。20岁那年,我妈就成为了我爸...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