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渭南方言的前世今生
吴清西
渭南方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不少方言的前世今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身份。
探究它们的前世今生,对方言的理解、传承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举例说说。
索秀子 就是男子结婚,这是渭南沿黄一带的方言。它的前世是成群结队的男人晚上打着火把,去抢人家姑娘。
索,sè,古音sèi。《集韵》色窄切,《说文》索,入家搜也。搜的本义指手持火把,到人家家里寻取。可见索秀子就是抢婚。大约距今5500年前,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就要急于改变从妻居的处境,却遭到女子极力反抗,男子就采取抢劫的武力手段来解决。随着父系氏族社会从夫居的一夫一妻婚姻形态已成制度,抢婚也不复存在。而索秀子作为方言,在新的婚姻形态下被渭南先民传承下来。
嫫母 意思是很、极、特别。渭南当地人常说:“嫫母大的霈雨下了半天。”嫫母是皇帝第四妃,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先民引申嫫母为很、特别的意思,使嫫母由前世的丑女演变为今天的方言副词,她也未料到自己会从妃子蜕变为渭南方言。
一祫 一禘 这两个词语都是渭南方言。
祫,xiá古音há,《唐韵》候夹切。一祫,是全部、都的意思,“这一筐笼苹果我一祫要。”而祫的前世是古代天子诸侯宗庙祭祀之一,也叫大祫,祫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说文》祫,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把远近先祖神主牌全部集合于祖庙,举行大合祭,“三年一祫”。一祫被引申为全部、都的意思。去其祭祀之形,取其全部之义,使一祫走完祭祀的前世,今生成为地道的方言。
古代天子诸侯祭祖,还有一种祭祀叫禘祭。禘,叫dì,方言音tì。《集韵》大计切,《唐韵》特技切。禘祭,指古代天子诸侯,在祖庙集合始祖以下直系祖先,进行大祭的祭祀,类似于祫祭而小于祫祭。《礼·大传》“王者祭其祖之所自出者,以其祖配之”。五年一禘。一禘,指始祖至祖的全部直系血统祖先的合祭。因此,一禘引申的全部的意思:“你三口子一禘来,我给你们包饺子。”
噬嗑 shì hé 方言音sì huó。它的前世是《周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噬嗑卦》。《彖》曰:“颐中有物噬嗑”。“噬嗑,亨,利用狱”。噬嗑就是有物,进行咬合、咀嚼。咬合咀嚼后才能顺利吞咽。《周易》噬嗑象征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就像咬合食物,有强制的意思。所以,先民从噬嗑引申出制止、禁止的意思:“你噬嗑再骂一句!”《周易》又用噬嗑象征集市货物交易。《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集市交易,要讨价还价,如同口中有食物,上下要咬合。讨价还价就是交易双方各自在试价,直试到双方能接受的价钱而成交。因此,方言把噬嗑引申为试的意思:“这自行车利不利,你噬嗑骑一下。”噬嗑,由卦名到象征意义,再转变为方言,走完了前世又得到新生。
渴里杩槎 方言把快叫作渴里杩槎。渴,《玉篇》急也。急就是赶快、急切,渴望就是急切地希望。
杩槎,也作杩杈,是古代用来挡水截流的木装置,类似于现在用作阻断通道的木马。在都江堰离堆公园的水池喷泉周围,放置着3个三脚木支架,就是杩槎。杩槎是用三根9米高的原木绑扎成的三脚架:先把三根原木的顶端用竹绳绑扎,下端分开,以横木固定。截留时直立于水,以横梁、竹笆连结,竹笼装暖卵石压稳,填塞沙石泥土而成堰,以截断水流,杩槎绑起快,拆起快,用起简单,直立于水而截流。人们联系于生活,赋予它新义。以杩槎喻赶快:“你渴里杩槎来。”以杩槎喻简简单单:“胡肆杩槎吃些东西。”以杩槎喻稀疏直立的胡须:“十几岁的娃,脸上胡儿杩槎的。”以杩槎喻横截、横穿:“从公路上都杩槎过去。”
2200多年前的杩槎,为都江堰立了大功后,又不断为我们秦人的方言增添新的内容。今天说起渴里杩槎,应该记起杩槎前世的功绩。
食合 食,即为食墨,古代龟卜术语。龟卜指烧灼龟甲时,观察其裂纹以预测吉凶。龟甲的裂纹与事先墨画的纹路相合,就叫食墨,即为吉兆。《尚书·正读》:“食者兆,不食者不兆。”因此,食引申为合的意思:“睡觉就得眼食合。”“统计的人数与实际人数食不住,相差五人。”食还有缝合的意思:“裤子剐个口子,赶紧食几针。”
勿勿 勿、勿勿作为方言,都是急促、快疾的意思,而“勿”的前世却是树起的旗帜。《说文解字》:勿,州里所建旗。像其柄,有三游,杂帛,副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意思是:勿是乡里所立的旗……是用来催促老百姓的。所以方言引申勿、勿勿为急促快疾的意思:“他勿又来了。”“他走路勿勿得快。”作为旗帜的勿就自然化为地道的渭南方言而告别了前世。
没黄肠 题凑 这两个方言,是由“黄肠题凑”演化来的。黄肠题凑,是西汉王朝最高礼仪的葬制。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方椽)堆垒而成的框式结构。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枋,因柏木去皮成枋,木色为淡黄而得名。是崇高地位和无上尊严的象征。而没黄肠,说明没有地位和尊严。方言把那些妄自菲薄,毫无自尊心的人叫没黄肠:“刘起没黄肠,常跟10来岁的娃打扑克,还耍赖。”题凑,是棺椁外枋木堆垒成的框式结构。在陵寝椁室四周,用长短粗细一样的枋,其头(题)一律朝椁室壁板垂直堆垒,枋木头(题)的垂直而要整齐划一。这样,题凑引申为整齐划一、非常整齐:“苞谷题凑得太。”
羊裘不睬 渭南方言意为指不理睬别人。《后汉书·严光列传》: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光武帝“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光又眠不应。”严光就是披羊裘者,羊裘即指严光,严光一而再,再而三不理睬光武帝,这就是羊裘不睬的来历。后世引申羊裘不睬为不理睬别人,已与披羊裘无关了。“你喊破嗓子,他就是羊裘不睬。”
遽篨怪 遽篨,qúchú,方言转音为rìchú。古代用竹子或芦苇编的粗席,不能俯折。《晋语》:“遽篨不可使俯,盖编席为困,如人之臃肿不可俯,故以各之。”所以,遽篨比喻特别胖的人。由于口误,方言把qúchú转音为ríchú,人胖得出奇而失形为怪,方言把特别胖的人叫遽篨怪:“你胖成遽篨怪了。”遽篨怪又指性情古怪的人:“张正是遽篨怪人,你夸他好,他却不高兴。”遽篨怪还指丑的样子。《淮南子·修务篇》:“遽篨、戚施,虽粉白黛黑,弗能美者也,嫫母、仳倠也。”高秀注:“遽篨,偃也,戚施、倦也,皆丑貌”。丑貌,即难看的样子:“自己长得遽篨怪,还嫌女婿不好看。”
卿 骚卿 卿是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渭南方言把内心亲昵和真爱的自然表达就叫卿:“桃花见了男人(女婿)卿得太。”“你看老汉见孙子回来卿的,啥好吃都拿出来了。”
卿是亲与爱的自然流露,但如果主动地去向别人有意表现亲昵热情,就叫骚卿了。《说文》:“骚,摩马也。”摩马就是主动去摩刷马的体毛。所以《尔雅》:“骚,动也。”人有意主动为马摩刷体毛为骚。人有意主动向别人表现出亲近亲热的样子,当然叫骚卿。方言把有意主动地向别人献殷勤也自然叫骚卿:“他给你骚卿,想叫你选他当队长。”
栦呼卢、线呼卢、耍呼子 渭南人把木偶戏叫栦呼卢,把线偶戏叫线呼卢,把小孩的玩具叫耍呼子。它们的前世都是古代的一种博戏。以木制五枚子,一面涂黑,以面涂白。掷子全黑者为卢,卢即黑,五枚子全黑得头彩。赌博时,一边掷子,一边呼卢,希望五指全黑。《晋书·刘毅传》:“既而四子俱黑,其一指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古人把这种博戏习惯叫呼卢或呼子。唐李白《少年行》:“呼卢百万终不悔”。呼卢就成了五子博戏的俗名了,五子博戏也叫呼卢戏。
在民间,木偶戏是以木制人偶来戏耍,并用手栦(举)起来戏耍,所以方言把木偶戏叫栦呼卢,线偶戏自然叫线呼卢。五子博戏也是玩具,方言自然把玩具叫耍呼子。
明白了呼卢的前世,就不至于把栦呼卢写成肘葫芦了。
逋仙 前世不是方言,是人们对林逋的誉称。逋仙一语最早见于元薛昂夫《殿前欢·冬》曲:“自逋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枝。”逋仙是谁?史载: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娶,唯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生不娶。后世人以“逋仙”称谓之。方言引申逋仙为不、没有等的意思,使逋仙由对林逋的誉称而演变成否定的意思:“夜来我逋仙来了,刚要出门却来了老同学。”“我逋仙不叫你来,你来了这事能说清。”逋仙在两句话中表示否定:不,没有,又暗含后面要说明否定的原因,相当于“之所以不……是因为……”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之所以夜黑来我不来了,是因为刚要出来却来了个老同学。今天,渭南乡党只知道逋仙是方言,不知道它前世是对林逋的誉称。
例说了这些方言的前世今生,可以窥见方言历史积淀的深厚。我们对待方言,应少点臆想,多一点研究,拂去历史的尘埃,必然看到的是古老而真实的方言真容。
新闻推荐
家庭与生活报讯12月11日下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携“救在身边”医疗志愿者对熊猫基地工作人员...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