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串联精品旅游项目 让游客为成都停留

成都日报 2018-06-27 01:59 大字

“破解发展问题不能闭门造车。”昨日,为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精神落到实处,市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到合景云上旅游度假区、幸福公社、安仁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项目的建设现场,了解绿道建设及其旅游功能深化的进展情况。

“成都的西控区域聚集着街子古镇、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等优质旅游资源,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才能留住游客?”“如何让绿道建设生活化?”……反思与追问贯穿一整天的调研。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到2022年成都市将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5400亿元,入境旅游人次数年均增幅达到10%;基本建成对接国际市场、具有中国典范、独具东方休闲神韵的世界旅游名城。

如何才能利用好成都的优质资源,让游客留下来?在合景云上旅游度假区项目负责人吕海波看来,让游客留下来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体验。“云上度假区包含原山、湿地、温泉、森林等多种原生态自然资源。散落在园区内的各个景点将由环山而建的绿道串联起来。”吕海波介绍,度假区内将布局户外运动健康中心,田园产业、文化产业、运动产业、康养产业、旅游产业等。十几公里外的锦绣安仁农业花卉种植园也在进行着绿道的建设。博览园是大邑县区域级斜江河绿道重要节点,串联蝶浪花海、奇花妙想、滨水观鸟、花镜探秘、绿野迷境、浮花丽景、花韵安仁七大主题景观。目前,已建成社区级绿道4公里,其中步行道约2.8公里,自行车道约1.2公里;配套建设有服务中心、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咖啡茶吧、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

“每次来都有新变化。”走在幸福公社匠人村的石板路上,刨刀翻飞的摩擦声、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孔与古朴的街道相得益彰。“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人才振兴是激发农村新活力的关键因素。幸福公社经过前期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成都农业创客中心等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及团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核心力量。”项目负责人陈哲介绍道,幸福公社通过提供空间和平台,通过参与大邑新农村建设,通过农业项目策划设计包装等,整合了一批设计团队下乡,包括建筑、材料、内装、品牌,通过“设计+”的模式,让设计团队“安居乐业”。

尽管下着雨,安仁公馆内《今时今日是安仁》体验剧的彩排依旧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据了解,该体验剧分别以民国幻境、金楼聚义、刘府祝寿、百乐轶事为主题表现,在四个公馆,采用裸眼3D、全息、多媒体影像等科技手段打造的一体式沉浸式公馆演艺剧目。“作为引流产品,这台演出可丰富安仁游客夜间游览项目,提高景区游客过夜率,提升游客体验度,打造安仁新名片,实现安仁新旧文化的交融与传承。”体验剧导演介绍道,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旅游演艺产品,进行文化演艺产业输出。

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100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33.42亿元,同比增长21.22%。去年9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标志着成都已成为全球旅游业聚焦的城市。“旅游是体验经济,也是一把双刃剑。旅游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游客体验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会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反之如果体验不佳,其负面效果也是会传播的。”市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吸引游客来了之后要思考,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接待能力能不能跟得上?我们的旅游产品能不能让市场保持长期繁荣?“这需要站在游客和企业的角度换位思考,扑下身子搞调研”。本报记者 程怡欣

新闻推荐

一锤接着一锤敲 成都将如何继续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

做好顶层设计、筑牢生态本底、把握时序要求、优化水网格局……在描绘“水润天府”胜景的水生态画卷中,成都以锦江水生态治...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