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你有多大能耐 七中八一给你多大舞台

华西都市报 2017-06-17 04:05 大字
社团节有氧舞蹈社展示。

成都七中优秀青年教师与七中八一青年教师交流。

2016年9月,成都七中研修室副主任、年级组长、竞赛实验班班主任刘亚东怀揣梦想,来到成都七中整体领办4年的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担任分管高中教学的副校长。这一年来,他时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七中八一,让我收获了感动和惊喜。”令他感动的是,学校有一群上下齐心、谦逊好学的优秀老师;让他惊喜的是,这些老师日夜奋战,带领一拨“低入口”学生突破重围、屡屡跃升——高2013级学生,中考录取分数在成都市所有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中垫底,甚至有半数未上省重调档线,高考竟取得文理科合计重点率65.8%、本科率92.2%,“正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的佳绩;高2016级学生上学期参加金牛区调考,一本率高达94.7%,本科率100%,跃居金牛区第一;今年全区学校“拉通”评比,27个参考指标,七中八一学校一举夺得15个第一……

校长史玉川认为,做中国的理想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矢志不渝践行“你有多大能耐,七中八一就给你多大舞台”的诺言,为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土壤和展示的平台。

血统“最纯正”

七中“三剑客”出任校长

“盘活”名校资源

去年高考,刘亚东担任班主任和英语教师的成都七中竞赛实验班,有17人走进北大清华。荣誉虽耀眼,但为尖子生画龙点睛,让这位教育者始终缺了些深层次的成就感。他认为:“卓越的教育,不仅能让优生更优,还应致力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塑造、学习思维的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带着这份教育理想,刘亚东来到七中八一,即刻撸起袖子开始干!在分管高中教学、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作为原成都七中的年级组长,副校长王才金也勇挑重担。他不仅管理学校德育事务,指导高三年级,还承担了高三的历史教学任务。

从成都七中校长助理,到七中八一校长,史玉川深知名校资源的可贵:“在成都七中领办的所有学校中,三位校长均出身七中,仅七中八一学校一所。利用名校理念优化管理模式,更要充分发挥名师一线经验优势,直接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同时帮助教师迅速成长。”

原本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却因学校教师的好学奋进,令这批七中人为之动容。4年前,七中八一制定“缘于七中、依托七中、学习七中”的兴校方针,借名校之力求高效提升。4年来,无论是七中八一老师走进七中观摩学习,还是七中专家到七中八一亲临指导,相关专家们都不吝赐教,倾囊相授。英语老师刘艳艳是两年前从外地特聘进校的骨干新兵,自从和学校其他教师一样,与七中林荫校区的骨干教师结对后,每周坚持到校听课。成都七中英语老师朱文英很感慨:“两校间距离不近,英语课几乎是早上7:55开始,老师们从未迟到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它学科的老师都和刘艳艳一样虚心好学。”这份上进触动了朱文英,大到教学进度、复习计划,小到课件课辅、作业布置,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七中专家及老师的帮助下,刘艳艳老师迅速成长,在英语教学比赛中荣获金牛区、成都市一等奖。刘正平、李辉纮等九位成都七中学科高级、特级教师,起初是学校聘请的教育教学指导专家,原定每周一次指导教师备课与上课、布置与处理作业、试题命制与分析等教学工作,如今几乎天天能在学校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不仅如此,近几年,注入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也是七中林荫校区的专家按七中林荫的标准引进、由七中八一校长团队亲自约谈选拔而来。七中八一高中的教师队伍,是在全国招聘的在职骨干教师,是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赛课、班会课省、市、区一等奖获得者。

学生“最自由”

“孵化”梦想

个性发展综合能力提升并驾齐驱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中,七中八一的不一般体现在难以置信的自由。2014年,学校斥资数万元,为在金牛区中小学制作活动中,获电脑艺术设计一等奖的学生陈彦翰建立“虚拟现实·3D动画”实验室。尔后,从“为一人建实验室”,发展到成为一人建轮滑社,甚至为一句话建机器人社团。这让美术老师袁野印象深刻,“自学校被成都七中整体领办后,七中‘游乐场\’的优良传统被沿袭。一位家长希望自家擅长轮滑的孩子在学校也能玩耍,正好我也会滑,于是申请开办了轮滑社。”学生一次无心感慨“羡慕伙伴所在的学校开设有机器人社团”,恰巧被史校长听见,不到两个月,机器人“小胖”、配套设备、社团场地以及负责老师全部到位。学生高明刚进校就想组建乐队,音乐老师龚泳模非但没有泼冷水,反而和LEO乐队的成员一道谱曲填词、录歌弹琴。一首独属七中八一的运动会会歌《蓝天》响彻云霄,一首七中八一版《成都》在校园内久久回荡,“等着阳光穿过窗柩/晒烫我们年少的梦/走到银杏路的尽头/坐在红星楼的门口……”如今,51门选修课、21个学生社团在七中八一遍地开花,学生的梦想一个个被孵化成现实。

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发挥潜能,充分享受成长。今年6月,史玉川在高2014级学生毕业典礼上这样诠释七八一教育的真谛:“为了‘成人\’,你们需要自我规划、自主发展,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做一个能够自我约束而且灵魂自由的人。”事实上,学生在进入七中八一的第一天,就在享受自由的同时,逐步参与进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中。高2015级实行“值周制”,学生李婷婷虽只担任班上的小组长,一旦轮到她所在的组值周,小组长摇身一变成班长,组员也顺势升级为班干部,一周结束后的值周总结上,组内每个人都有建言献策的机会。学生王泓兮本是低调沉静的“学霸”,班上开设的时政播报、午间分享、寒暑假见闻茶话会,让包括她在内的每个学生走上讲台,你问我答、谈古论今、联系生活、关注细节……在被推选为年级学生分会主席后,每一次年级活动她都用心琢磨,制定方案,组织学生会成员落实细节,有序执行,在一次次历练中迅速成长。“我以前觉得自己不善表达,如今能站在讲台侃侃而谈,在大小活动中运筹策划。是学校给了我成长的平台,为我的日常学习生活开启了更多可能!”

精神“最饱满”

老师坐班住校

“第二个家”里的老师似严父亦慈母

在七中八一有个规矩,凡是高三年级老师,“二诊”以前坐班到晚上七点半,“二诊”后坐班到八点半,“学生有困难,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要第一时间找得到老师。”刘亚东和王才金两位副校长为了节约上下班时间,干脆住在学校,早上6:50守晨练,有时等学生上完晚自习还要回去备课,直到周末才回家里看看。

不止他们两人拼,学校的老师都很拼!刘艳艳在学期中途休产假,一天接到家长请求她回校的电话,她二话不说提前结束产假回校上课,那时,她的孩子仅有两个半月大;化学老师何国章为了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提升解题能力,自创一道题要推敲两、三个小时。“没有人要求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七中八一,正是因为我们不甘平庸,希望携手为教育事业发一份光和热。”这份对自我的高标准严要求,根植于每个七中八一人的血液中。

作为军地共同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品位的公办学校,七中八一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业”的老西藏精神,整合成都七中的学术标准和卓越文化,致力于办中国的理想教育。

史玉川校长反对“圈养”,她认为教育的责任是“生长和塑造”,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生长的土壤,学校不应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培养身心健康、阳光、有担当的中国人。

七中八一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已经成为常态,不仅有每天雷打不动的一千米师生晨跑、一周新生军训、两天学期开学军训,还有每学期一次的长途拉练,这让来自四川雅安的李婷婷,硬生生从温室的花朵蜕变成铿锵玫瑰。经历了上学期龙泉山20公里负重长途徒步拉练后,今年5月,高2015级全体师生又前往都江堰虹口小鱼洞进行17公里的长途拉练。拉练两天前下过雨,山间小路泥泞不堪,到了下坡,即使杵着竹棍腿脚也不听使唤地往前滑。“当时我真有些体力不支,但又没办法放弃,蹲在路边急得快哭出来。”一抬头,好几只手向她伸来,这个帮她拿书包,那个牵着她走。环顾四周,男生探路,女生后勤,同学们三三两两“抱团”前进,“那时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在并肩战斗,心头竟涌出一股力量。经过那次拉练,每天的晨练对我来说很容易,也不怎么感冒了。”

学生杜先翔用“似严父亦慈母”来形容七中八一的老师。两年前,他从四川西昌来到成都七中八一,周末和小长假无法回家,却并不感到孤独。“生活老师虽然平时在内务上要求严格,但每逢节假日,她都会把留校生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吃粽子、分月饼。到了元旦、春节,学校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同台演出,场面温馨热闹,就像在家一样。”

“学校招收外地学生,这些外地生勤奋刻苦,更能激发女儿的斗志。”在“考察”好学校的方方面面后,家长龙昭苇毅然决定为两个双胞胎女儿选择离家20公里的七中八一高中部。半年后,这位父亲为孩子的变化欣喜,“每天至少一小时体锻,晚上10:40准时熄灯,两个女儿明显精神许多,脸色也红润不少。更让我惊喜的是,学期末调考,女儿的成绩比我预期提高了60分!当初这个选择真是做对了!”

新闻推荐

马华视察绵阳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时强调 用好用活政策 促进移民致富奔康

本报讯(记者范萌)昨(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华率队视察绵阳市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安置和后扶政策实施等情况时强调,要用好用活相关政策,多措并举做好移民安置及其后扶工作,帮助他们搞好发...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