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罕见 灌县古城没有十字街口

华西都市报 2016-01-30 16:04 大字

灌县古城图 绘制 司婉靖

灌县的古城是现在都江堰市区的一部分,已开辟为都江堰景区的古城景区。近日翻阅史籍,看到都江堰馆藏的一幅老灌县古城的地图《县治图》,越看越觉得很有意思,又找了一幅现在的“灌县古城区游览图”对比观看,揣摸了许久,发现老灌县古城有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或者称之为神秘之处。

城廓为什么是圆形的呢?

从《县治图》上看,老灌县的古城城廓是圆的。灌县古城的城墙在都江堰旁边画了一个圆形,从东门左起向南,沿内江至南门,再由南门顺江边山势蜿延而上至西门,过西门沿山势转向北至北门,再由北门一弯到东门交合。中国古时讲究“天圆地方”,全国的县城格局一般都筑成四方形,而灌县县城却是圆形,且半山半坝。为什么不在平坝筑一个四方城呢?有人说,灌县的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而道教的太极就是圆形,故县城就筑成圆形了。还有人说,灌县之灌与罐谐音,罐为圆形,因而将城筑为圆形。

其实,老灌县古城之所以是圆形的,这和修建都江堰有关。应该说,因为修了都江堰才有了后来的灌县,灌县县城就是为建都江堰和维修都江堰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可以想象古时的交通十分不便,修建和维修都江堰的人员物资只能尽可能地靠近都江堰,久而久之,在都江堰旁边就形成了一个人员物资的集中地,进而发展成城。

据史料载:唐宋时期,邑人以巨木植于城周,形成栅栏,这便是古城的雏形。宋代元祐年间,百姓环城密植杨柳数十万株,形成柳树屏障以护城池。此时城址大致为今内江以北,杨柳河以西,北街与外北街口以南,玉垒山以东的范围内,古城基本定型。至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知县胡光筑土砌石成墙,高一丈六尺,周八里,计一千四百四十丈,城墙东、南、西、北设宣化、导江、宣威、镇江四门,奠定县城格局。

古城为什么是九道城门?

中国古时县城一般规模不大,基本上都是按方位设东南西北四门,灌县古城以前也是按四门设置,东门为宣化门,南门为导江门,西门为宣威门,北门为镇安门。东门取“宣化”之名,有宣传教化民众之意;南门临内江而建,取名导江门,有疏导江流之意;西门建在玉垒山上,山背后是藏羌民族地区,取名宣威门,有宣扬朝廷威势之意;北门为镇安门,有安定、平安之意。后来灌县古城城门增多,据说一度曾达到九个门之多。

对照老灌县古城《县治图》看,新东门应该在今建设路五桂桥街口附近;新南门应该在“三柏洞”附近;新西门在文庙山上俗名“鬼闸子”的地方;玉垒关据城西,现在还在;观凤楼处城东,已不复存在。封建社会,九数为大为尊,皇帝老儿住的北京城就建有九个城门,设置“九门提督”一职,一般小小县城是不敢设置九门的,那样就有僭越之嫌,是要杀头的。由此可见,最后形成九个城门应该是在民国之时。

老灌县为何要在四门之外另修几座城门?先说玉垒关,玉垒关以前叫“镇夷关”,那是封建社会朝廷为防范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夷,是封建朝廷对外族和少数民族的称呼,有歧视的含义。镇夷,当然是为了防御和镇压少数民族。老灌县是成都乃至整个川西通往藏羌的门户,有“川西锁钥”之称,而西街和西门则是通往藏区的“茶马古道”的第一关口,位置十分重要。为加强防御,故修建了“镇夷关”。因关名有歧视少数民族的含义,故后改名为“玉垒关”。说观凤楼为一门,有点勉强,此门设置,倒有点像老百姓庭院前面的“龙门子”,平时为接待上级官员的前站,战时为防御的前哨。

据说辛亥革命时灌县同志军就在观凤楼一带据守,阻击过清军的进攻。至于新东门,新南门,新西门,据老一辈人讲,那是抗战时期,日军飞机时常飞到成都轰炸,也曾飞到灌县试图轰炸都江堰,达到破坏四川农业生产和经济的目的。战时政府为了能在敌机轰炸时紧急疏散群众,故新开了几道城门。

为什么没有十字街口?

走进灌县古城,你会发现在老灌县的古城居然没有十字街口,且大街小巷全部是相连而不相交,形成错落,这在全国的县城街道布局中都是罕见的。

从东门宣化门进入灌县古城,一条主街,街名东街,以前又叫东正街,现在叫幸福路。东街贯通全城,按常规,街的另一端当是西门,若是有南北向的大街与此交叉,形成十字街口,那么十字街口的西向就应该是西街了。不然,东街尽头直抵玉垒山脚,并无西街。往南一拐,是南街。南街直达南门,出南门便是灌县古城有名的南桥了。

那么西街又在哪里呢?令人不解的是,西街竟然修在南街尽头的南门城墙根下,顺古城墙往西,一条宽约十多米的类似巷子的小街。东街、南街、西街,相连而不交叉。北方人方向感强,问路大都以东南西北指引,故时有北方游客在灌县古城问路:西街在哪里?答曰:西街在南桥,并用手往南方指。问西指南,让方向感极强的北方问路人感到匪夷所思。北街就更让人费解了,既不与南街相接,也不与东街相交,在东西向的书院街和瑞莲街口至北门约二百米长的一条短街,就是北街。

将灌县古城的街道示意图竖起来看,你就会发现,灌县古城的街道其实不少,在主街东街北侧,大大小小有十余条街巷,主要有文庙街、井福街、书院街、瑞莲街、大观街、杨柳河街、曾家巷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连而不相交,相连之处不是倒个拐就是拐个弯,没有十字路口。

再仔细看,这些街道错落有致,以东街为主轴,仿佛就是一个不规则造型的书架或博古架。 何民

新闻推荐

30 年后,3 万人开跑成都双遗马拉松

成都,全国跑友圈里赫赫有名的跑步第四城,将于2016年3月27日迎来成都双遗马拉松。这是1986年后成都再次有大型马拉松赛事。因为这座城,我们爱上了跑步,因为跑步,我们更爱这座城。...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