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助推县域经济 旅游怎么发力

四川日报 2014-05-14 13:12 大字

□本报记者 朱丽 刘星

在5月上旬结束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四川省提出:要把服务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潜力产业来抓,要推动旅游资源联合开发,高水平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等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整体品质提档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在全川183个县(市、区)中,大多数县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是县县有特色,移步即美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四川省县域旅游将从何发力,以切实起到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就地就业、带动农民致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镇繁荣、提升地域形象的巨大推力?

A

旅游强县 旅游业占GDP要大于三成

今年初,四川省首批旅游强县出炉。世界双遗产地都江堰市、天下名山峨眉山市阿坝州汶川县、川东北古城阆中市等十个区县榜上有名。旅游强县的创建,不仅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绿色GDP,而且加快了县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去年,阿坝州汶川县旅游总收入26.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4%,汶川特别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古城阆中,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在成功举办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阆中全年旅游总收入44亿元,在GDP中的比重比全省多出14个百分点,成为全省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强县。

首批旅游强县的创建,是四川省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提供强力支撑的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强县正蓬勃发展。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四川省将启动第二批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今年,四川省还将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甘孜州、阿坝州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包括木里县等在内的 32个藏区县将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包括芦山在内的雅安受灾区县将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未来,四川省将建设一批旅游业收入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景区特色突出、接待设施完善、产业机制健全的旅游示范县。

B

乡村旅游 提档升级后更美丽

在四川省县域旅游的发展中,乡村旅游一直是重要的一环。2013年,四川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4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621.9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0.6元,增长14.9%。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四川省农村经济产业升级,更起到改变老少边穷地区面貌,扩大农牧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作用。5月8日,松潘县安备村,新开业的山巴赞巴拉食府补齐了该村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最后一环,独具特色的藏式风情与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松潘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松潘县正积极探索“精品旅游村”经营模式,选取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民族特色突出的村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下一步将按A级景区标准,把安备村打造成为黄龙—九寨旅游线上一处重要的观光体验型精品旅游景点。预计建成后每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

目前,四川省有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面开花的乡村旅游,将是全省各地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第一家农家乐的诞生地郫县农科村、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绵竹的年画村等为代表的新兴乡村旅游区域,在全国都有着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四川省还将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已制定的《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中江县集凤镇的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都将成为下一步全省乡村旅游升级版的“丰产田”。

C

旅游小镇宜居宜业更宜游

灾后恢复重建打造的汶川县水磨镇,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千年冰川脚下的泸定县磨西镇,已成为海螺沟景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全省推行的“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是四川省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去年,省旅游局提出“宜居宜游”规划导向,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城镇,构建了旅游引导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作为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31个旅游镇之一,大力培育以“阳光、温泉、运动、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度假产业,2013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在引领小城镇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先行示范作用。

未来,四川省旅游小镇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发挥连接景区、带动乡村的独特作用,将更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的吸纳能力将更加提高,城镇功能更完善。

延伸阅读

金川生态立县 旅游先行

□中共金川县委书记 张海清

金川县,素有“阿坝江南”的美誉,是四川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到2014年,金川林地面积达到37万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41.72%,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提供了先天优势。

金川,以打造“藏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推进区域联动、资源互补,与周边四县抱团打造 “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以打造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团结稳定的“和谐产业”为方向,成功创建观音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创“资源整合+专业托管”的新模式,与川旅集团等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启动“4221”项目工程。按照“农旅相融、工旅互动、文旅一体”的思路,以观音桥、嘎达山和世界罕见的高原田园风光等景区开发为重点,加快构建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为核心的 “全域、全时、多元”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九龙藏彝走廊 秘境天堂

□中共九龙县委书记 赵景强

九龙县,是“藏彝走廊”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贡嘎翡翠”伍须海、“神秘水怪”猎塔湖、“洛克小道”猛董等高原风光雄奇俊秀,藏彝民俗文化浓郁多姿,被誉为“秘境天堂”。我们紧抓四川建设中国最美藏区的机遇,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和“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伍须海5A级景区为龙头,加快瓦灰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猛董神山、猎塔湖及普依赞雪探险旅游区、雅砻江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等精品景区建设。投资9.3亿元,推出27个增绿、点亮、塑美项目,建设高原碧水风情县城。突出文旅结合,深入挖掘、继承和弘扬以藏彝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包装推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等精品剧目,举办了首届伍须海国际游海节、藏彝走廊民歌大赛和藏彝文化研讨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启动6个藏彝民俗文化风情村试点建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我们还积极探索当地村组以林草地折资入股、门票分成等新机制,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带富一方百姓。

米易阳光花城 康养基地

□中共米易县委书记 王彪

米易,属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地温室和热作区,年均气温19.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以上,是“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康养度假理想目的地。近年来,我们明确“花园县城、公园城市、康养基地”定位,建设安宁河谷“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县城,构筑以阳光、运动、休闲、度假、康养为主题的城镇业态支撑,加速推进米易时光度假区、亲水主题核心区、康体疗养休闲区、佛教文化养生区等产城相融项目,引进建设川煤疗养中心、省医院康养保健中心等健康养生项目,创建中华养生论坛、皮划艇冠军赛、三花节、龙舟赛、舞龙舞狮大赛等康养旅游活动品牌。

西昌邛海湿地 城市绿肺

□中共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西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西昌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努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样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地面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西昌坚持把邛海作为全市的核心生态资源,系统实施邛海流域生态整治,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恢复邛海湿地8500余亩,恢复邛海水生植物60余种,有效保护各类珍贵树种1080余种,邛海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2013年游客人数突破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21亿元,旅游满意度调查测评达87.72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今年10月,环邛海六期2万亩湿地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市湿地,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至38平方公里以上。

链接

省旅游局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省旅游局将新培育10个旅游强县,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全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此将实施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以深化改革推动县域旅游科学发展。编制实施《四川省旅游业改革行动计划》,指导峨眉山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和推动藏区、秦巴、乌蒙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探索建立以旅游经济为龙头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以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整合全省县域旅游连线成片发展,重点推进32个藏区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推动芦山灾区县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设秦巴山区省级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

——以试点地区推动县域旅游率先发展。以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为试点,先行先试,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产业融合推动县域旅游纵深发展。制定实施《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以项目落地推动县域旅游提速发展。今年是省政府确定的“旅游投资促进年”。省旅游局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以服务保障推动县域旅游持续发展。以旅游法制化、标准化、“智慧旅游”、人才支撑以及推动各地建设“旅游景区连接通道最后一公里”等配套项目提升县域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换位体验”换来掌上智慧景区

□本报记者王成栋曾小清6月12日,安徽游客赵大伟走进成都青城山景区,手机自动提示他已进入4G网络信号覆盖区。“拍照发朋友圈上,不到两秒钟就完成了。”对此,他非常惊讶。多次带团到青城山的导游郑巧...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