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川教育实践活动:“动真格”“真出汗”“真治病”

成都日报 2013-07-29 00:12 大字

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 群众路线怎么走?工作作风怎么改?五好干部怎么当?为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川省委在找问题、明方向上下工夫,在参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168个单位集中开展上述三大根本问题讨论。四川省委常委带头从自身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动真格”,党员干部“见真章”“真出汗”,达到“真治病”的成效。

怎样践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必须走出门去,深入群众找差距、查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四川首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广泛开展“开门评风”“三进三问”“百姓听音”三大活动,通过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以及电话、电视、网络平台测评调查等多种方式,对本单位中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在对从基层收集到的97.8万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后,四川从改进作风入手,着力解决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享受待遇、跑官要官、以权谋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九个方面问题。

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坚持边整边改,即知即改。据统计,从7月初活动开展至今,四川省级部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同比下降9.1%,全省办理因公出国出境出访人数同比减少24%。四川省发改委针对基层反映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取消调整了23项行政审批事项;四川省质检局对消费者反映集中的家用电器、成品油等消费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作为省会城市成都,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方向,将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从抵制形式主义之风入手,成都将“文山会海”治理制度化,拟定每月第二周为无会周,每月第四周为调研周,让更多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到办实事、解决群众诉求上。同时,根据当前汛期防汛减灾工作需要,成都确定市级部门联系一个基层单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一户群众、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全市近200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与1202户受灾群众结成对子,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什么样的干部能获得群众信赖?突发灾难是考验干部队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战场。7月初,成都等四川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强降雨导致多地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灾情发生后,成都数千名党员干部投入防汛抗洪,与群众“同进退”“心连心”。他们中,都江堰市党员田树良不顾自己刚做完手术,在没膝的洪流中疏散群众;彭州市丽春镇土溪村主任刘勇在洪水中救出一家老小3人负伤后,仍坚守在救灾一线 ……在危急时刻,这些党员干部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为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推进,四川提出防止“空对空”,防止“一刀切”,防止“封闭式”,防止“两张皮”,确保党员干部不敢触碰作风问题红线,不搞形式主义虚线,不越奢靡享乐底线。同时,四川省委已派出30个督导组,对各地各单位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全程督导,确保活动不走过场。

新闻推荐

借力借智 配强干部 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邛崃掀起灾后重建大会战

入冬之后的邛崃市高何镇愈加寒冷。昨日,在寒风中,邛崃市委办主任、高何镇援建工作队队长付光文仍然忙活在毛河村寇家湾安置点的重建现场,“还差一户人家,这个安置点就全部搬迁完毕了!安置点主体必须早...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