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都江堰农村两房建设的调查新村建设让农村的基础设
——来自都江堰农村“两房”建设的调查
新村建设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面升级,农民更快捷地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如何保留“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鸡犬之声相闻……”的农家特色,各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着探索。在农民集中居住区修建“两房”——“养殖房和工具房”就是其中之一。
但在都江堰市,“养殖房和工具房”这一本应符合农民传统需求的惠民举措,在现实中却遭遇闲置尴尬。
□本报记者 朱雪黎 文/图
已建“两房”无人用“该不该建”引争议
2009年搬进都江堰市翠月湖镇东桂院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陈秀琴仍种着两亩多地,但对社区为满足他们生产需求而特意新修的“两房”——养殖房和工具房,她却认为是“没用的摆设”。“我的地离这里往返得有七八公里,把工具放这里不方便,在这里养猪更不现实。”
“有人试过在养殖房内养鸡,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偷光了。”住宅邻近“两房”的董开良告诉记者,防盗难让很多人心存顾忌,另外,把家畜集中到一起养殖,防病防疫也是个大难题。
既然“两房”利用率不高,为何当初还要修建?陈秀琴告诉记者,修建之初,村民只需出宅基地指标,修建资金全部由政府补贴,因此,当时村民们都觉得“不要白不要”,可真正修起来之后才发现“要了也白要”。“我的农具寄放在离地较近的亲戚家,猪也寄养在他家。”她认为比起集中修建的“两房”,寄养寄放反而更方便。
都江堰市村镇局副局长蒋礼立介绍说,地震后,都江堰市政府出资在将近20个涉农集中居住区配建了“两房”,但目前基本上都被闲置。
但在都江堰的另一些集中居住区,农民们却正在为没有“两房”而发愁。
天马镇禹王社区伍家碾安置点,张树林为堆放农具私自搭建的雨棚正在被拆除。“我也知道乱搭乱建不对,但工具没地方放。”张树林指着面前的一大堆农具十分无奈。他告诉记者,为了维持小区的整体环境,满是泥巴的农具经常要“东躲西藏”,如今没了雨棚,他只好“牺牲”客厅来堆放。
“有地方养点家禽,哪怕不挣钱,自己吃也好。”围观的农民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两房”的需求。
按需配置社区出钱“如何修建”成难题
“两房”到底该不该建,谁来建?今年5月11日,成都市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点镇、一般镇、涉农社区及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其中,“养殖房和工具房”作为新增配置标准项目,明确规定建设资金以社区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各地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按需配置。
“今后修建两房都需要社区自己掏钱,村民们在究竟需不需要建的问题上就会更认真去权衡了。”蒋礼立介绍说,按照规定,对符合规划要求,满足质量安全和风貌规划集中修建的“两房”,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按400元/㎡进行补助,其余部分则由修建农户筹集。
但“如何按需修建”、确保建成后有效使用,仍是难题。
禹王社区党支部书记喻成章就为此伤透了脑筋。“牵涉到每个人的自身利益,一百个人几乎有一百个意见。”他告诉记者,就“建在哪里”这个问题,社区多番召开议事会,但几乎每次讨论最终都是不欢而散。
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争论,唐家院子等个别居住区的村民终于商定整合房屋周边的“边角余料”建设指标,两三户集资共建一处工具房。但喻成章手里厚厚的一沓议事记录显示,养殖房的建设更难。“如何有效防病防疫防盗?这些基本问题,我们目前都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标准化的集中养殖房建设费用也比较高,划不划算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蒋礼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户建6㎡养殖房,单价800元/㎡和配套5m3沼气净化池,单价860元/m3以及管网等费用计算,每户养殖房建设成本将近万元。若加上购买建设用地指标和青苗补偿,建设费用则将更高。
□专家观点
因地制宜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郭晓鸣
农民集中居住区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如何有效管理需要各方共同探索。针对已建“两房”无人用的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再次收集群众意见,对真正有需求的进行合理改建,对没有实际需求的积极探索“再利用”。
现实中,“再利用”的意识也已经萌芽。胥家镇新民社区就用村改资金,把两房改建成了活动中心和自行车库,东桂院的工具房也被打通,以每户200元/年的价格出租给了木工雕刻厂;宋家巷子内,“两房”则被全部改造成了村民公共的“红白喜事房”。
针对养殖房建设需求与现实的矛盾,郭晓鸣认为,集中养殖是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认为各方应该打破陈规,积极引入市场化力量,多元化发展。“引导有需求的农户,集资成立养殖合作社,不失为良策之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松10月1日,中秋国庆大假第2天,不少游客来到阿坝州汶川县映秀新镇,感受灾区新貌、体验震区特色旅游。游客从都江堰市出发,沿着国道213线,来到映秀镇,看到的是花香鸟语、绿树掩映,奔腾的岷江...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