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仁寿大春生产陆续开秧门今年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当地唱主

四川日报 2012-05-11 18:51 大字

仁寿大春生产陆续“开秧门”,今年机械化生产模式在当地唱“主角”——

□潘建勇 孟斌 本报记者 文铭权

从4月中旬到5月初,仁寿各地大春生产陆续“开秧门”。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模式,在当地唱起了“主角”。

效率提高:两人轮流操作每天插秧30亩

大半天的功夫,胡家坝这块10亩以上的大田插秧工作便大功告成。

“我们两个人轮流操作,每天可以插秧30亩。”今年50岁的赵富贵和弟弟赵学明轮番上阵,歇人不歇机器。赵富贵说,他们还有两台乘坐式的高速插秧机,“轻轻松松的,每台每天就可插秧60亩。”

去年4月,赵富贵两兄弟带着自家的6台小型农业机械,“带机入社”,加入了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每个社员均施行工资计件制,按照合作社的统一安排,打田每亩15元,插秧、收割每亩20元,个人工资收入一算就清楚。”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力勇说。

赵富贵去年年收入超过5万元,让他高兴的是,年终合作社分红,他和其余社员均分得红利3万多元。

尝到了甜头的社员主动集资,要求扩大规模,实现农机升级。今年春节前,他们新购置了价值120万元的农机。

“过去我们这里每亩水稻的生产成本在900元以上。”棚村党支部书记贺德军掰起手指头算起了账:“耕田至少需要150元,手工栽秧200元……”

贺德军说,其实工钱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忙时节很难找到帮工。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任万军介绍,全国各地试验示范和大田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比常规手工插秧增收节支至少200元/亩。

解决撂荒:“托管制”代耕新模式受青睐

就在去年,珠嘉乡以棚村5、6、7组为核心的1800多亩联片农田,被列入全省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内的生产活动,能否由过去散户模式改为标准化、机械化联片耕作模式,进而实现大面积、大幅度增收?

“由合作社负责打田、育秧、施肥、插秧以及收割,提供全程托管制代耕服务。农户除了日常管护之外,连秧苗都不需要培育。”李力勇这一破天荒的想法,不但让参与示范基地创建的四川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喜出望外,更是得到了当地农户的一致认可。

前不久,棚村7组胡金园的两个儿子先后前往成都务工。今年年初,胡金园与李力勇的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达成流转协议:自己的5.1亩地全部交由合作社种植粮食,合作社每年每亩以300公斤黄谷计价结算,支付给胡金园相关土地流转经费。没有了劳作压力的胡利强兄弟俩终于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保守估计,今年将为此新增4万元务工收入。

据贺德军讲,通过这种模式,棚村今年已实现460多亩土地流转,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比去年新增50多名。“没有一块土地撂荒,全村粮食产量估计还会提高。”贺德军说。

“这并没有给合作社带来负担,相反还增加了固定业务,等于给合作社增添了‘自留地\’。”李力勇说,今年他们已完成类似的流转土地近1000亩。农机业务已从水稻领域拓展到小麦等多种作物生产活动中。

“目前,仁寿很多地方农村道路修建一新,通村通组率极高,为大型农业机械进入乡村提供了可能和方便。”李力勇说,该合作社社员已达到45户,大小机械达到50多台,价值400多万元。总作业面积去年达2万多亩,最远业务做到了成都的都江堰市。

新闻推荐

陈俊记者王欢这是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参赛者有的跌

本报讯(陈俊记者王欢)这是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参赛者有的跌跌撞撞,有的东张西望,引得现场观众笑声连连。6月1日,这一幕出现在都江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六一”儿童节灾后再生育妈妈与孩子们的亲子运...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