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 将举办重点学术交流活动46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126场
9月17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承办的2021年(第二十二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年会以“‘科创中国’成渝同行 ‘双碳’时代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将历时2个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等重点学术交流活动46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126场,各类活动达到172场(次)。
全市已有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86家
开幕式上,2020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获授牌。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被命名为2020年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成都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86家,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先后引进75位院士和700余位专家推进成都产业发展。
此外,现场还为10位2021年“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成渝双城科协和成德眉资科协签署协议
开幕式上成渝双城科协和成德眉资科协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前者将深化成渝两地科协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科创资源,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通过推动两地优势产业互补、创新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交流互通,实现互惠共赢,构筑协同发展新格局。后者将深化科协组织交流合作,助推构建同城化发展新格局,聚焦四市优势产业互补,拓宽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共同实施“科创中国”品牌战略,促进科技项目、科研成果、专家人才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共创共享、精准对接,构建具有科协特色的创新服务生态体系。
“科创中国”双流人力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目前,成都正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开幕式上,“科创中国”成都双流人力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位于成都芯谷,通过创新“1+N”模式,在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设立人才工作站,利用站点优势资源,联合校院企举办各类科创活动,逐步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服务体系。
成都新签约一批会地合作协议
在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过程中,成都提出构建会地联合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是其中的重要支撑。现场,新签约一批会地合作协议。
其中,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四川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和双流区临空服务业管理委员会签约,将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双流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实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聚集规模,助力双流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与锦江区科协、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签约,将导入四川预防医学会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和公益活动等领域合作,为群众提供优质精准全面的医疗服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崇州市科协、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签约,将在崇州开展粮食深加工、成果转化、新品种试验推广、储运转运、功能性产品等方面的服务和合作,共同推动崇州农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
继续深化联防联控机制 推进成都平原区域协同减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表示,最近几年成都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快速改善,成都也充分发挥了“一干多支”的主干作用,通过建立轮值主席制度、开展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持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推进了成都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到实处。
接下来成都如何发力?张远航认为,“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深水期,“双碳”目标既是挑战也是动力,他建议,成都应当紧盯当前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问题,即PM2.5与臭氧污染,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度挖掘NOX和VOCs减排潜力,同时通过继续深化“区域视野,城市行动”的联防联控机制,推进成都平原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薛勇:
成渝两地可联手攻关 创办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平台
成渝地区如何联手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薛勇认为,成渝地区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且成渝地区高端制造业发达,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持的先进高端制造实现全产业链或跨产业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低碳工业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效率提升等过程的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在上述支撑下,成渝地区可以‘双碳’为目标创办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平台,强强联手攻关。”薛勇说,成都的卫星遥感产业接下来可以在“碳卫星”数据处理、应用等方面发力。
同时,薛勇建议,成都可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联合设立碳中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协同培养各领域各行业高层次碳中和创新人才,建设一批碳中和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高端制造交叉科学集成平台和前沿科学中心。
此外,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成都可围绕零碳能源、零碳原料、零碳燃料与工艺替代等关键技术创新需求,开展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新技术原理研究。
本报记者 吴怡霏 杨静耕
新闻推荐
抓住场景需求打造消费热点●打造新场景体现了供给侧促消费的思路创新,不失为打造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举措,但...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